分支机构
雕塑专业委员会 >
雕塑 | “传承·创新” 2022年 春季沙龙雕塑艺术作品网展(第二期)
时间:2022-03-1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49      分享:




 “传承·创新” 
2022年春季沙龙雕塑艺术
作品网展(第二期)


主办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我形我塑

支持单位: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总策划:孙伟

策划委员会(按年龄排序):

宋伟光、孙伟、蒋铁骊、吴永平、董书兵、仲马、张松涛、刘红立、李惠东、谭勋、郅敏、陈晓春、宿志鹏

组织委员会(按年龄排序):

马天羽、印洪、韩文华、宿志鹏、刘巍、柳青、程辰、刘瑞昭、孙菁

 

艺术总监:宿志鹏

策展人:付孝勇



文化自信,传承与创新

文 / 孙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长)


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我形我塑承办的“传承·创新”2022年春季沙龙雕塑艺术作品网展的征稿活动圆满结束,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全国120多个城市1000余件的来稿,将精选300余件入选作品参加本次网展。


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其中最受观众与艺术家自身关注的问题之一。征集作品中,将玉与文字进行融合,实现古典意象当代性转译的作品《百家姓系列之周吴郑王》(钱亮),以榫卯的构造形式,将木与陶这两种传统材料组合的作品《陶木结构——中国窗系列》(何镇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黄土地的儿子》(石村),为时代发声为历史塑像的作品《战疫》(赵秀),以钢的材料视觉化长征路线图的装置作品《转折》(王世朋)……都可见艺术家在传承与创新命题上运转的匠心。新的内容,渗入传统的形式,从细微处逐渐改造这种形式,使之与当代融合,表现时代主题,展示文化自信,征集中的不少作品都是可资分析的样卷。


传承不是唯古是从,创新也不是无源之水。文化自信必然包括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传统与现代、普及与提高、学习与消化、继承与发展,须相得益彰、互补互证。此次征集,正是放眼以中青年艺术家为主体的中国雕塑领域的多元创造。新时期的中国雕塑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大众媒介融入雕塑创作,多元的形式语言与观念创新在变换的展示空间中为雕塑艺术建构了多重阐释维度,拓展了雕塑本体的内涵。如今新一代的雕塑艺术家们,以强大的文化自信,以“传承与创新”的理想,集聚起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回应现实的精神力量,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争论不再纠结,而是更加重视运用多元的手段,以真诚的创作理念来传达思想、观念与情感,成为走向世界、通行世界、浸润世界的艺术语言。


当前,中国艺术的发展正处于前所未遇的波澜壮阔之大时代。这种大时代的巨浪,将创造无限生机、无限可能,从而成为艺术推陈出新、化茧成蝶的千载之机。并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能有幸亲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能够努力的就是,抓住机遇,将时代创造的无限可能化为艺术创新的不竭动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品展示


石村-西安美术学院
《黄土地的儿子——作家杜鹏程、柳青、路遥》
175×70×120厘米-青铜
作品说明:作品表现陕西作家杜鹏程、柳青、路遥,他们分别以自己的作品讴歌了西北黄土高原解放战争、农业合作化和改革开放前后三个不同时期的时代风云。为黄土地人民树碑立传的人民作家形象。

石村-西安美术学院
《铁骨丹心——王若飞在狱中》
130×80×110cm-铸铁
作品说明:作品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王若飞同志在 国民党监狱被囚期间,英勇不屈、坚持与反动派进行斗争,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铮铮铁骨。

石村-西安美术学院
《上阵》
57×35×58cm-树脂
作品说明:作品表现在全国疫情肆虐的危难关头,白衣天使中的共产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奋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吴运-中央美术学院
《黑云压城城欲摧》
305×55×195cm-树脂
作品说明:恰逢建党百年,以场景表现力强的高浮雕的方式,重塑南昌起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们,表现残酷无情的战斗场面,用作品向革命先烈致敬。

苏小林-四川美术学院
《大巴扎》
75×75×95cm-玻璃钢着色
作品说明:作品以维吾尔族“赶集”的场景为灵感依托,呈现的是在金秋时节喜悦丰收之际巴扎上的热闹场景,在创作中以现实主义手法来描绘当代维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体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苏小林-四川美术学院
《咔莎莎》
50×50×140cm-树脂着色
作品说明: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以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偏远山区的儿童。在懵懵懂懂的年纪,他们身上却有着一种坚强的毅力,或许也是一种特殊的信念,如同朝向太阳的花朵沐浴着阳光,面带微笑且朝气蓬勃。“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信念是不竭的动力,坚守则是每人内心的一亩地,待春笋破竹之日迎来的是灿烂的阳光。

胡阳-广州美术学院
《博克手的传承》
50×40×80cm-2021年
作品说明:作品以蒙古族独有的体育活动摔跤(蒙语为博克)为创作题材,表现身着博克手传统服饰的父子在摔跤结束后时的自信、开心瞬间。并表达了虎父无犬子的状态,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苗鹏-西安美术学院
《夕阳晚照——黄河谣》
64×24×88cm-青铜
作品说明:作品以表现黄河船工劳动生活为创作主题。吸收黄河号子的艺术特点,将民间歌谣的“音乐性”纳入到雕塑创作中,在雕塑构图中通过强调画面的秩序感和节奏,通过雕塑的正负形将空间分割为有节奏的虚实形,从而营造出黄河号子的律动感。


樊庆军-广州美术学院
《恽代英在黄埔军校》
77×33×130cm-白色油泥-2021年
作品说明:我在创作时选取了两个点,恽代英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的身份和黄埔军校临近港口的地理环境,将海浪、港口系缆柱与中正笔挺的人物形象结合,海浪暗示了恽代英狱中诗的豪情,也代表着思想和革命的浪潮。

徐飞-南京艺术学院
《鏖战冰封——记1969年海油占井平台抢险》
综合材料-140×36×120cm
作品说明:通过一次历史的抢险事件,体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雕塑的空间和材料有一定的探讨。


柏洁-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九院士》
105×122×60cm-树脂、木、PVC
作品说明:《九院士》以人物组雕的形式呈现,主体为绵阳九院的九位院士集聚一堂正专注于我国“两弹一星”的科研事业。烘托出九位院士因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而凝聚一起,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主题与氛围。

洪艳
《记忆》
41×34×16cm-树脂
作品说明:地方民俗表演在重要的节日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各种装扮、舞蹈形式等处处渲染着热闹的气氛。它是世代人的生活记忆,是地方人民的家乡情怀的流露和凝集力的集中。作品意在表现欢乐的民俗表演,寄托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焕之
《中流砥柱》
90×40×20cm-玻璃钢
作品说明:作品采用写实的手法,意向的表现了疫情期间,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危机多变的全球疫情中,时刻准备,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守护着生命的决心与意志。在方与圆的对比下,凸显混沌中那份永固的力量,他们是战胜疫情的中流砥柱,危急时刻,他们力挽狂澜,努力取得最终胜利。

李建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团结就是力量》
240×50×70cm-树脂-2021年
作品说明:作品创作灵感源于广西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活动——苗寨拔河,通过对苗人热火朝天拔河场面的塑造,表现古朴民族团结友爱、全力拼搏的精神。强烈而夸张的造型营造出力与美的多彩民族文化,是构建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基础。

段澄-河北美术学院
《生若夏花》
25×15×35cm-树脂着色
作品说明:作品用具象的手法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对话,表达了个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生若夏花,努力绽放。

刘庆-河北美术学院
《冬奥-稳健》
40×85×32cm-树脂-2022年
作品说明:作品主要表现冬奥健儿的英姿飒爽,主体采用方尖碑的形式,代表着稳健与冷静,在冬奥比赛中稳重与激情并存。

卜鼎-广西艺术学院
《喜讯》
树脂-100×80×30cm-2021年
作品说明:作品运用大块面和写意的手法,把喜讯比作天空中翱翔的雄鹰飞到新疆巴里坤人民的手里,暗示着喜讯穿遍大街小巷,人们都将会收到好消息,作品表达的意境就是如此。

谷锦玥-河北美术学院
《蒙古铁骑》
60×23×55cm-树脂
作品说明: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而历史上始终托起蒙古民族的就是蒙古骑士。不惧艰险,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穿沙漠过雪原,驰骋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郭家铭-广西艺术学院
《前进.前进》
160×45×55cm-树脂-2021年
作品说明:作品用传统雕塑手法塑造出六名正在冲锋的红军战士,主要人物是冲在最前方的红旗手,此外还有有包头巾的少数民族,受了伤扎着绷带依然奋勇向前的士兵,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黑暗中又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把,重新燃起革命的希望。

蓝之锋-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悟·空》
58×48×28cm-铜着色-2017年
作品说明:作品人物形象选取《西游记》中孙悟空作为塑造对象,利用孙悟空作为符号元素,进行自身对生活体悟的一个嫁接表达,营造内动外静的矛盾图像,处在变化无常的外界条件下,只有自身悟到了,空才是最佳的状态。

刘辛未-中央美术学院
《当你老了》
120×60×75cm-树脂-2021年

作品说明:用毛泽东四个时期的形象描述毛泽东的一生。

查志源
《弃笔从戎》
80×40×110cm-树脂
作品说明:创作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用具象雕塑手法,尖锐挺拔的三角形构图,象征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塑造面对民族危难,国破家亡时三位愤慨,眼神坚定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弃笔从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讴歌为民族复兴无畏牺牲的英雄。

高帅
《天歌》
200×55×120cm-青铜-2020年
作品说明:此次创作以我童年时代丰富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力求表现一幅具有天真气息以及乡土情怀的童趣画面。我喜欢生活中平凡而细小的事情和简单却琐碎的感情,这让我不得不去仔细记录并且努力呈现和表达出来。所以,《天歌》可以算是作为我的所有作品中相对较为深入和完整的一次尝试和探讨,既是对大学五年中学习的总结,也是今后在雕塑创作中的一个朦胧的开端。

鲁斌-河北美术学院
《 传承 》
19×13×21cm-铸铁-2021年
作品说明:“爷爷,您为什么那么小就加入红军了?”“红军为什么要走两万五千里?累不累?”传承“红色”精神,听老红军讲过去的故事。

廖武森-武汉三汉雕塑工作室
《忆》
40×25×18cm-铜-2020年


马衍全-新泽文化发展公司
《大漠枭雄》
700×500×450cm-沙子-2020年
作品说明:苍茫的大地,狂风吹着砾石,怕怕的拍打着脸,一望无际的沙丘。雄鹰展翅翱翔于苍穹,一代枭雄昂首阔步俯瞰苍生。

田佳-龙鲁迅美术学院
《闪闪红星》
30×20×65cm-树脂
作品说明: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通过少年英雄潘冬子加入红军保卫祖国的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歌颂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陈志明-关振华雕塑工作室
《夜曲》
30×25×43cm-青铜
作品说明:诱惑,弥漫在幽暗狭小的化妆间,梦幻的夜曲此刻约定般地缓缓响起,教人微微熏醉。木讷地看着你肆无忌惮地绕肩起舞,时而温柔体贴,时而暴虐无道。你是神圣的寓意,你是权势的象征,你是阴冷的标志,你是狡猾、智慧、神秘、财富……然而,人生并非一场舞台剧,没有人能够将人生演绎得毫无瑕疵,因为不完美,才有了否极泰来的感动;时间染上了一些风霜,才能够体会阳光普照的感动。只想做回自己,不仅今夜。



END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