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观点 | 赵罡:跨文化时代下的品牌塑造——文化自信与国潮风潮的综合分析(二)
时间:2024-02-2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5      分享:

四、国人消费能力提升与国潮的关系

国潮文化崛起虽有显著成果,却面临多重挑战。审美疲劳和创新不足是主要问题,同质产品导致审美疲劳,创新不足需深度审美觉醒。过度商品化与价值虚无问题凸显,短期追求效益使产品失去深度和传统文化内涵。文化消费主义引发消费狂欢,将文化产品当身份象征,导致价值观偏差。知识产权问题威胁纯粹性,剽窃行为使伪国潮泛滥。青年审美异化与文化传承难题凸显,需要平衡传统与现代。这些问题提醒需审慎对待国潮文化发展,全社会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国潮的参与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国潮”文化的发展中发挥关键角色,形成互动传播生态。传统媒体以权威深度报道为基础,如大型报纸、电视台、广播,通过专题报道、纪录片提升“国潮”知名度。例如,《人民日报》深度解读“国潮”现象,使其不仅是时尚概念,更成为文化自信象征。

新媒体注入新元素,社交平台成为重要传播平台,文化达人通过创意内容呈现“国潮”文化给年轻一代。短视频、图文展示贴近年轻审美需求,激发对“国潮”产品的兴趣。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国潮”更好融入年轻人生活。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推动“国潮”更全面传播。传统媒体引导受众转向新媒体平台,跨平台传递信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融合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国潮”,形成全面品牌认知。同时,为“国潮”品牌提供展示和推广机会,助力更紧密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建立。

综合而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协同作用使“国潮”文化在当代社会全面传播。传统媒体权威深度报道赋予“国潮”历史和文化艺术品位,新媒体轻松方式拉近品牌与年轻一代距离,呈现更丰富、多元“国潮”面貌。这种综合传播助力“国潮”深入人心,巩固其在社会中的牢固地位。

(二)、媒体对国潮文化的引导与推动

媒体在国潮文化的发展中扮演引导与推动的关键角色,通过舆论引导、品牌推广和文化解读等手段,助力国潮文化的深远发展。

在舆论引导方面,媒体通过持续报道和评论引导公众关注国潮文化的重要性。舆论力量不仅在于形塑国潮的独特形象,还推动社会重新认知国货和传统文化。聚焦国潮成功案例、传播相关活动和文化符号,媒体有效地塑造了国潮的品牌形象,引导社会对国潮的关注与认同。

品牌推广方面,媒体通过广泛传播渠道为国潮品牌提供独特推广平台。专题报道、独家采访和深度解读将国潮品牌呈现给广大受众,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这不仅加强了品牌市场认知度,也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媒体在文化解读方面致力于深度解读国潮文化,不仅报道表面现象,还关注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解读,媒体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国潮的深层次意义,使其在文化认同上更为牢固,有助于国潮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

另外,媒体作为国潮新理念的传播者,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和观点阐释为国潮文化赋予更多内涵。从传统到现代、从大众到小众,媒体通过对国潮不同层面的理念传播,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个性需求。

综合而言,媒体在国潮文化的发展中起到引导与推动的双重作用,成为推动国潮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其介入不仅丰富了国潮文化的内涵,还推动了其在社会中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三)、媒体在国潮创作上的积极作用

媒体在国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起到关键角色,对于塑造国潮形象、引领潮流、推动文化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不同形式的参与促进了国潮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

传统媒体以权威性和影响力为平台,如电视、报纸、杂志,将国潮文化呈现给广泛受众。例如,《人民日报》鼓励专家学者探讨文化双创政策,拓展国潮的传播渠道,得到社会层面的认可和推崇。

新媒体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腾讯、百度等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国潮文化内涵,使其全面呈现于公众。社交媒体如抖音、微博成为文化达人分享国潮的便捷平台,促进国潮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创新型媒体项目如央视网的《国家宝藏》栏目和河南电视台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通过新形式讲述文物故事,深度传达国潮文化的历史渊源,为其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媒体既是国潮的记录者,也是引导者。通过专业报道和深度分析,媒体为国潮文化提供更多思考和理解。媒体的积极引导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国潮的核心理念,推动国潮文化向更加丰富、多元、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媒体的积极参与让国潮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创新,并在全社会形成共鸣,为国潮的繁荣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五、挑战与问题

国潮文化崛起带来显著发展,同时面临多层次挑战。审美疲劳和创新不足是关键问题,同质化产品和文化元素过度使用导致审美疲劳,呼唤深度审美觉醒。成功吸引资本的过度商品化导致国潮文化失去深度,产品缺乏原创性。文化消费主义表现为消费狂欢,将文化产品作为身份象征,引发了“购买即传承”的错误观念,偏离真正文化理解。国潮文化繁荣引发知识产权问题,伪国潮产品泛滥,侵害创作者权益。青年审美观异化成为难题,过度商品化和审美狂欢导致青年审美观异化。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审慎对待国潮文化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找到解决之道。

(一)、低质内容对国潮审美的影响

“国潮”文化的崛起伴随着市场的繁荣,但低质内容问题却威胁着其审美方向和长期发展。同质化产品的泛滥不仅使市场充斥着相似设计,也导致了审美疲劳,使消费者难以感知产品的独特魅力。这反映了一些品牌在设计阶段对原创性和深度文化内涵的不足,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勇气。

过度追求短期销售利润,将艺术价值置于次要位置,是低质内容问题的又一表现。在这一追求中,一些品牌将“国潮”产品变得肤浅,只注重外在符号而忽略了文化的本质。这种行为严重削弱了“国潮”产品对审美追求的支持,阻碍了整个市场审美水平的提升。

此外,文化元素的过度简化和错误运用也给“国潮”审美带来了挑战。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国潮”在一些产品中遭到过度简化,有时甚至被错误地运用,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误导。这种简化和误导让“国潮”审美失去了对深厚传统文化的真实理解,使产品更像是文化符号的简单组合,而非对文化内涵的真实传达。

良莠不齐的市场乱象更为严峻,其中一些商家为了迅速获得市场份额,采用低质低价手段推出“伪国潮”产品。这不仅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对“国潮”审美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优质产品难以在混乱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因此,低质内容问题是“国潮”文化面临的一大挑战。产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注重原创性、深度文化挖掘、艺术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真实理解,以引导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国潮文化审美的全面提升。

(二)、过度商品化与国潮文化的冲突

过度商品化是“国潮”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挑战,它与国潮文化的本质存在冲突,影响着文化传承和审美价值的有效传达。

过度商品化导致了商业化价值导向与文化情感的脱节。过于关注产品的营销和销售,使国潮产品更趋向于商业价值,而文化情感与商业目标脱节。国潮应该深度表达传统文化,但过度商品化让产品丧失了文化情感的深刻表达。

过度商品化使品牌形象功利化,文化内涵流失。在过程中,国潮产品更注重品牌形象和商业效益,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递。传统文化变得功利化,品牌形象被过度夸大,文化内涵被淡化,导致国潮产品失去了深层次文化价值的表达。

过度商品化加剧了消费者焦虑和审美疲劳。市场上涌现大量同质化的国潮产品,使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扰,引发焦虑感。同时,同质化产品加剧了审美疲劳,消费者对“国潮”审美逐渐疲惫,降低了对产品的独特认知。

过度商品化下降了创新驱动力,市场混乱。市场上存在大量模仿和仿制行为,创新动力减弱。原本应是创新推动者的国潮产业,在过度商品化的环境下,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成为常态,威胁到国潮行业的健康发展。

过度商品化引发知识产权问题,造成品牌信誉风险。商业行为中存在知识产权侵犯,包括设计抄袭和模仿,损害了行业的信誉,同时影响了创意的保护,阻碍了行业的整体创新环境。

解决过度商品化问题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强调文化内涵的传递,回归国潮的本源,注重消费者体验,建立健全的产业生态,促使国潮文化更好地融入商业环境,实现文化与商业的有机结合。

(三)、文化消费主义引发的价值观偏差

文化消费主义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费希纳和巴多是其中重要的学者,他们在80年代提出了“文化消费主义”的概念,为后来的文化研究和社会学提供了理论框架。这对解读现代社会中消费现象的复杂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国潮”文化崛起,文化消费主义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了一些价值观偏差。首先,强调感官享受的文化消费主义使年轻人更注重产品外在表象,导致物质占有观念的滋生,将文化产品仅视为符号和工具。其次,过度关注产品的社交价值使国潮产品成为身份标签,而非真正传达文化价值的媒介,引发了价值观偏差。文化消费主义还导致了对虚假文化需求的满足,使年轻人通过消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虚幻陶醉,造成对文化的误解与自我迷失。此外,文化消费主义强调感官享受和娱乐性,使年轻人逐渐远离深度思考,国潮产品更易被当作娱乐元素,导致思考能力减弱。最终,过度关注产品的社交价值导致身份认同危机,国潮产品成为短期社交工具,而非真实文化身份,导致身份认同危机和对虚假文化的自我陶醉。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引导年轻人正确看待国潮产品,强调文化内涵的深度,推动文化消费的升级,实现文化消费主义与传统文化更好的结合。这包括加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鼓励深度思考和文化体验,以及减少对虚假文化需求的依赖,促进年轻人更理性、深入地对待“国潮”文化。

六、面向未来的发展

未来,国潮文化的发展需要注重提升创新力,深化产品文化内涵,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推动更富创意的设计。品牌应培养情感共鸣,使国潮产品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媒体在引导中需深度报道,避免商业炒作,通过新媒体推广形成广泛社会共鸣。教育与社会合作培养年轻一代对国潮文化的认同感,打破文化消费主义陷阱,引导形成理性深度的文化消费观念。这样,国潮文化将更好地迎接未来,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激发文化自信的生动力。

(一)情感设计与国潮产品的联系

情感设计在国潮产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灵活运用传统文化情感元素,产品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认同感。例如,“大白兔”品牌的奶糖包装设计引发了消费者对儿时记忆的共鸣,建立了情感链接,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注入产品持久的文化底蕴。

此外,国潮产品还关注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审美追求,通过敏感捕捉现代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流行元素,为产品赋予现代感,使年轻人在文化认同的同时也能体现个性。

情感设计通过品牌故事的讲述,构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展示产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工艺传承,形成了更为深刻的情感联系,不仅在产品销售中发挥作用,还在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中产生积极效应。

因此,情感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手段,更是构建品牌与消费者情感互动的关键因素。通过巧妙的情感设计,国潮产品能够更好地引发共鸣,形成深厚的情感纽带,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新是“国潮”发展的关键

创新被认为是推动“国潮”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上,更贯穿于文化表达、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层面。

创新推动了“国潮”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提升。通过引入新的工艺技术、材料和设计理念,国潮产品能够焕发出更为独特、时尚、实用的特质,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这种创新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多元需求,也使“国潮”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文化创新使“国潮”产品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将其与现代元素融合,创新性地打破传统的表达方式。这种深度的文化创新为“国潮”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在价值,超越了简单的符号堆砌,更富有深度和广度。

创新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国潮品牌通过对历史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创新,树立了更为现代、活力和前瞻的品牌形象。这种创新型的品牌建设不仅赋予了品牌更多的故事性和情感价值,也为品牌在市场中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营销方面,创新推动了国潮文化的更为广泛传播。通过数字化媒体、社交平台等新型营销手段,国潮文化能够以更加轻松、互动的方式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

总体而言,创新不仅是“国潮”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共融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努力,国潮文化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引领时代潮流,同时更好地满足年轻一代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与时俱进,紧跟年轻人的审美取向

“国潮”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年轻人的审美取向,以更好地迎合年轻一代的喜好和需求。以下是“国潮”文化在审美方向上的与时俱进之处: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时尚潮流也在不断变化,而“国潮”文化需要紧跟潮流的脚步。这包括对颜色、款式、设计元素等时尚因素的灵活运用,使产品更富时尚感,吸引更多时尚追求者的关注。年轻一代群体在审美取向上更注重个性和多元化,因此,“国潮”文化需要深入了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将这些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这种个性化的设计不仅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也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数字媒体获取信息,因此,“国潮”文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渠道进行推广。通过在新媒体上的巧妙宣传和互动,提高“国潮”文化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国际时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巨大,因此,“国潮”文化可以适度引入国际时尚元素,使产品更具国际化氛围,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与时俱进、紧跟年轻人的审美取向是“国潮”文化成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不断调整与完善,使“国潮”文化更好地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结论与展望

“国潮”文化融合中华传统与现代审美,引起品牌塑造狂潮,见证中国品牌兴起和国潮文化形成。发展历程从老国货到新国货再到国潮,文化元素演变与经济因素相互交织,推动“国潮”文化复兴。

文化自信崛起是关键,中华传统文化在国潮中表达,激发国人对文化的热爱与认同。然而,文化消费主义带来的价值观偏差,使国潮产品更被当作身份标签和社交工具,而非深刻的文化表达。

媒体在国潮发展中既是参与者又是推动者,对国潮文化的引导与推动具深远影响。需要注意媒体在国潮创作中避免低质内容,确保文化深度和质量。

面对挑战,如低质内容对审美的影响、过度商品化与国潮文化的冲突、文化消费主义引发的价值观偏差,需引导年轻人正确看待国潮产品,推动文化消费升级,实现文化消费主义与传统文化更好结合。

在未来,国潮文化需注重情感设计,紧跟时尚潮流、关注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利用数字媒体与社交平台、融入国际时尚元素,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创新是发展关键,通过创新推动文化产品提升,更好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潮文化的崛起拓展了审美多元性,打破了传统审美束缚,使青年接触到更多文化元素,促使他们更包容不同的审美标准。国潮产品成为青年身份认同的一部分,通过消费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身份认同。尽管文化消费主义可能削弱思考能力,但通过引导,使国潮产品成为促使年轻人深度思考文化内涵的媒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社交与个性平衡: 在享受社交的同时,需要引导青年人正确看待国潮产品,不将其过度社交化,保持对产品内在文化价值的关注,实现社交与个性的平衡。

综上所述,“国潮”文化对青年审美与价值观的影响是多维的,既有促进审美多元性的积极作用,也需引导青年在消费中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与传承。在未来,随着“国潮”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对青年一代的塑造将更加深刻而全面。

作者简介:赵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传统工艺青年论坛
(上述文字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