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欣赏 | 福州脱胎漆器绸胎瓶
时间:2022-04-1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7      分享:

福州传统漆瓶的胎质,可分为脱胎、半脱胎和木胎三类。脱胎漆瓶一般由麻布脱制而成,还有一种是采用更为轻薄的丝、绸、绢等材料脱制而成,姑且称之为绸胎瓶。



与常见的福州布胎漆瓶相比,漆制绸胎瓶在造型设计、髹饰风格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很难找到有钤印商标的实物,有人便因此对产地归属产生质疑。所幸的是,比利时科罗纳里拍卖行2020年9月上拍的一对漆制绸胎瓶,成为了认定漆制绸胎瓶产自福州的一个绝佳证物。



这是一个绸胎蒜头瓶,瓶身黑漆描金彩绘云龙纹,瓶底粘贴着一张纸质标签。纸质标签可视作福州雅森永店号的仿单,其文字内容:“本号创造新式奇巧光漆木器,描镶花鸟博古人物等,玲珑古玩嵌配赤金,诚奇雅异常永远。品物价廉物美,佳丽壮观。赐顾者信义相孚。住上洋法界德铭里”。



福州脱胎漆器绸胎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侈口,轻微外撇,长颈,底座独特;瓶口下方常见纹饰,绝大多数是回纹,个别是蕉叶纹或花纹;瓶口下方偶尔有双层纹饰,在回纹下方还有蕉叶纹;有些在腹身上方有回纹,将瓶体分为两节。在判断脱胎漆瓶的胎质究竟是布胎还是绸胎时,如果无法上手分出轻重的话,可以通过上述特征来初步加以辨识。



从漆制绸胎瓶的式样看,大致可分为长颈瓶、蒜头瓶、胆式瓶、赏瓶、棒槌瓶等。大多数绸胎瓶属于长颈瓶,其基本形制为侈口、长颈、丰肩、长腹下敛,与莱菔瓶或梨形瓶较为接近,个别作品则将侈口改为直口。



至于其他式样的漆制绸胎瓶,则比较容易辨识。蒜头瓶的基本形制为口呈蒜头状,口以下渐广,鼓腹,如上述福州雅森永店号出品即为蒜头瓶标准器。胆式瓶的基本形制为直口,长颈,圈足,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有个民间收藏的描金彩绘空城计图绸胎瓶可为例。赏瓶的基本形制为侈口,长颈,束腰,肩部有饰纹,圆腹,圈足,如福建博物院、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陈列馆入藏的漆制绸胎瓶就是比较典型的赏瓶。棒槌瓶的基本形制是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绸胎瓶将盘口改为了侈口。



漆制绸胎瓶大多以黑漆为地,其次是棕地,这些产品制作年代较早。少许以朱漆、绿漆为地底,且描金彩绘山水人物图案,成器时间相对较晚。



漆制绸胎瓶的主纹分布在腹身,主要有云龙纹和人物故事纹两大类,极少数以花鸟纹装饰。在云龙纹绸胎瓶中,颈部和腹部都有描金彩绘纹样。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绸胎瓶,大多彩绘空城计、三英战吕布、书生赶考等图案,有些在颈部还分别绘有寿星、童子、花卉等辅助纹饰,或者是与主体纹饰相呼应的图案。



绸胎瓶底座有连体式和分离式两种,以连体式底座居多。底座有圈足、四足之分,四足底座大多浮雕花纹,也有镂空雕花的。




晚清民国时期,福州脱胎漆器绸胎瓶大多出口到海外,有些被外国人改造为台灯基座,成为灯具的组成部分。因此,自海外回流的绸胎瓶,既有完整保留灯具各类配件的,也有拆除配件后基本恢复原貌的。后者瓶口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破损,瓶底则无一例外地留有穿孔。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