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欣赏 | 影青:再现宋瓷辉煌,揽尽东方雅韵
时间:2022-03-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0      分享:


01

什么是影青



在景德镇,
有一个叫湖田的窑口,
那里的瓷器相比于富丽堂皇的青花瓷,
出落得更晶莹剔透,
犹如出水芙蓉,
宁静安详。
瓷土非常白,
釉色却如湖水蓝般晶莹剔透,
这就是青白瓷,
亦叫“影青瓷”。


景德镇湖田窑遗址

“影青”字解很美,
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
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
青中带白、白中闪青,
加之瓷胎极薄,
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
因此被称为“影青”。


02

宋人皆爱瓷中玉



宋人喜玉。

但玉毕竟名贵,不是一般百姓能轻易拥有的。


因了这份可“欲”而不可求的向往,

景德镇的能工巧匠们,

融合五代青瓷和白瓷的烧制技艺,

创造出色质如玉的“假玉器”──影青瓷


这个“假”字,非但不是贬义,

反而是对影青瓷的无上褒奖。

影青瓷的釉色白中带淡青

莹润惊喜,晶莹剔透,

给人一种玉质之感,因而有假玉器的说法。



然而

要做出清透的影青瓷,

必须用景德镇的高岭土。

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致密,

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

薄如纸张,施青釉其上,几近脱胎。

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

世人称影青瓷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最妥帖不过。


这种独特的瓷器也给景德镇带来了无限荣耀,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
宋真宗因喜爱其进贡的“青白釉”瓷器,
特将年号“景德”赐予给了它。

从此“昌南”消失,
而世间多了一个“瓷都景德”。
景德镇,因影青闻名。
甚至可以说,若无影青,便无景德。
这也足以说明当时影青瓷的影响力。


03

影青瓷的特别之处




影青瓷所用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

釉熔融较透,瓷胎极薄,透明度特别好

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

刻花、划花、模印花纹的凹痕宽度、深度不同,

釉层堆积厚度和块面大小多有变化,

釉色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


纯净明澈并富于色调变化的硬青釉,

大大强化了纹饰的艺术效果,

给人以“音乐旋律般润泽心灵”的美感。



04

名品影青国家藏



影青瓷,以釉面温润如玉著称,容不得任何瑕疵。

且胎薄如纸,透光见影,烧制中更易变形,因此成品率低,

烧出的成品,无不是万里挑一。

而这,也是高品质影青在市面罕见的原因。


影青瓷的造型独特,优美异常,
装饰更是独步青云,线条流畅,
带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种美丽而亲民的“玉”,
被工匠们制成碗、盏、盘、瓶、罐、枕、炉等,
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东京梦华录》记载,
宋代京都汴梁和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用品的店铺。

宋人会将影青瓷做成粉盒,盛装化妆品。
像南瓜形的影青瓷盖盒,莹润的瓷器装着鲜艳的胭脂水粉,
如美玉衬美人,比今天的金属玻璃塑料有气质得多。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菊瓣式盒,宋,
通高3.4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4.8厘米。
故宫博物院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仿佛看见床边的玉枕,

在夜色下透出莹润的光,

清冷而美丽。

这个伴着女词人度过漫漫长夜的“玉枕”,

就是青白瓷枕。



宋 · 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


很多影青器皿上还刻有花纹。
随性几笔飘逸的弧度,就是一幅汹涌澎湃的波浪图,
釉色中几尾小鱼悠然游动。
还有绽放的花,啾啾的雀鸟,嬉戏的孩童……意趣盎然。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宋,
高5.9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8厘米。
故宫博物馆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明永乐
高6.1cm,口径15.6cm,足径5cm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

影青薄胎透光,在光线下的影青瓷,通体剔透,釉里藏花。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以"素肌玉骨"赞誉影青瓷,
晚清文人还以“隐青”、“映青”、“印青”等为之命名。

更有趣的是,
自从有了“薄如纸,声如磬”的影青瓷,
古人也不怎么用玻璃器物,
可以说影青瓷是瓷器史的一个高度,
更是断送了中国玻璃器的生产。

然而,元代以后,
随着青花瓷的创制、兴起,
影青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度成为遗存。

但经典毕竟是经典,
影青瓷在收藏界中的潜力非常大,
很多人都对其十分感兴趣。
近年来拍卖市场上也曾出现过众多千万级别的影青瓷
让这一经典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瓷中玉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05

瓷坛泰斗,经典再现。



众多瓷坛大师的复刻经典,
让影青瓷这种纯粹的清秀的釉色再现江湖。

瓷坛泰斗王锡良先生于1978年的小品。
影青釉开光仕女、桂林景笔筒,
就是以影青瓷打底,“开光”的椭圆型展面,写春景山水。

此作品于2014年北京匡时拍卖会上以103.5万的总价成交,
成为当时专场拍卖的一大亮点。
   

当代  王锡良  影青釉开光仕女、桂林景笔筒  

H:14cm  D:12.6cm


款识:风静月长明 一九七八年锡良,款:王氏。锡良,款:王。
钤印:景德镇制


画面上写仕女蹲坐于假山之旁,海棠之下弹琴自唱,那“黛眉轻蹙远山微,高髻飞天花师鬓”的形象,足以窥视他人物造型的深厚功力;贴梗海棠数簇茂长枝干上,分明是“贫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这画吟诗,寄情于景,景中有情,可谓“造理入神,尽出胸臆”。
此图藉笔筒影青其用笔回腕藏锋,所作线条兼沉稳,生拙、柔秀之美;用色尤为擅长,或点或泼、或皴或勾,远山若有影,近水似无声,神彩飞动,岸渚一树桃花,仿佛水声隐花香。清光之中有一股天真潇洒之气扑面而来,在很大程度上的力于色料的浓、淡、干、湿以至黑白这“六彩”的妙用。结构布势往往寄奇于正,善于以平淡取胜。可见作者十分重视艺术形式诸因素间的协调和生发变化,彰显其不与人同的个性风格及艺术造诣。



06

似玉非玉更胜玉



古往今来,
人们都试图用文字去接近这种难以言状的美丽

从传统文化审美意义看来,

宋代遗留下来的影青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影青的纯净之美永远是爱瓷之人难以割舍的心头好。

各朝各代普遍崇尚花巧繁复的时候,
唯独宋代如同出水芙蓉,

它不像其他釉色一样复杂,却有自己的独特。

作为青白瓷审美,影青的淡定、清秀和疏朗的特征,还是独树一帜的。

这种清透灵动的美,终归很难被埋没。





— The End —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