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陈烈汉: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
时间:2025-10-2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7      分享: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广阔天地中,花釉陶瓷以其绚烂多变的釉色与不可预测的窑变魅力,成为传统工艺中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2025年8月12日,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北京站)”研讨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以《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为题,分享了他四十余年来在花釉陶瓷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陈烈汉大师从唐代花釉的源流讲起,结合自己在福建漳州、河南钧窑等产区的创作经历,系统梳理了花釉工艺的传统根基与当代创新路径。他认为,花釉陶瓷的创新需从釉料配方、造型设计、表现形式等多维度突破,既要深挖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要敢于跨界融合、拓展表现语言。他以自己的作品《相会》为例,阐释了如何将传统神话题材通过现代造型语言与花釉工艺相结合,展现出花釉陶瓷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无限可能。

本篇发言稿不仅是一位工艺大师的实践经验总结,更是一份关于传统工艺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考录。陈烈汉大师以其扎实的创作积累与开放的创新理念,为花釉陶瓷乃至整个传统工艺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方向。

以下为陈烈汉发言

图片

我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已有43年,花釉创作也做了很长时间。1998年,在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新王峪村我创建了自己最早的陶艺工作室,我在那里进行花釉陶瓷创作有七八年的时间,目的是为了入选全国美展,所以对花釉瓷创作还是有些认识的。1987年,刚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毕业时,我曾带学生到福建漳州的花釉陶瓷厂进行毕业创作实践。后来又到河南禹州的孔家钧窑从事钧瓷创作四年,目的是为了制作评选国大师的作品,在那里创作了一系列钧釉陶瓷作品。

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

花釉陶瓷,是指在陶瓷表面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釉料,经高温烧制后,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形成独特色彩和纹理效果的瓷器。

传统工艺的花釉陶瓷始于唐代,河南鲁山窑首创黑地乳白蓝斑瓷,当时还被列为宫廷御用瓷器。传统花釉陶瓷的施釉方法通常是:先蘸一层底釉,多为褐色、黑色,再通过喷、淋、洒、涂、滴、画等方式施加面釉。面釉一般采用高温粘度较低的乳浊釉。在烧制过程中,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釉料自然流淌融合,从而产生窑变现象,形成各种不可预测的丰富色彩和纹理效果。这是我对传统花釉的一点认识。

结合我以往的创作经历,花釉陶瓷创新设计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花釉釉料配方

每个产区的釉料都比较固定,比如漳州花釉瓷的底釉、面釉,钧窑的钧蓝、钧红、月白等。我们在创作时,不会完全照搬当地的配方和施釉方法,而是会调整底釉、面釉等复合釉的配方,优化釉料的细度、施釉的厚薄等,让釉料相互融合浸润,产生不同的釉彩艺术效果,以此实现创新。也就是说,到一个产区,我们会把不同的釉料进行调配、调试,将其当作陶瓷绘画颜料来使用。

2、造型创新

无论是在不同产区创作,还是带学生实践,我们都会在继承传统器物造型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制作新造型。比如展览中能看到的雕塑造型、异形造型、装置造型,还有一些抽象造型,都是在传统造型上进行创新变化。我主要是利用立体构成中的切割、镂空、穿插、组合的方式进行造型构思、设计和制作,创作出了有时代特点的、有个人风格的、21世纪陶艺作品。多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得全国陶瓷评比金奖。

这次展览中我的参展作品《相会》,就在造型上做了创新设计: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拟人化,设计成两条大鱼带着小鱼在圆月下相见的情景。月亮投射到水中变成椭圆形,三条鱼采用概括抽象化处理,运用立体构成中镂空穿插组合的方式设计器物造型。同时在造型上浅刻疏密、深浅不同的水波纹,产生灵动和细致的效果,花釉装饰上,上面以暖色的红色调为主,下面以冷色的蓝色调为主,上下装饰花釉渐变效果,就象月亮投在水中的色彩变化。




图片

▲ 陈烈汉 钧瓷 《春的化身》2001年 孔家钧窑

图片

▲ 陈烈汉 钧瓷 《红钧“异形”瓶2001年  孔家钧窑

图片

▲ 陈烈汉  陶艺《鱼跃双耳扁瓶2006年 北京怀柔

图片

▲ 陈烈汉  陶艺《瓷雕鱼2008年 北京怀柔

图片

▲ 陈烈汉 钧瓷 《相会2006年 北京怀柔

这件作品先素烧,素烧后在器物上分别装饰不同的钧红釉和钧蓝釉,烧成后形成了现在这种色彩绚丽的独特效果。这就是造型创新和施釉装饰方法创新的体现。

3、表现形式创新

一是借助花釉釉料,在瓷板、瓷盘、瓷瓶上进行喷绘设计创作,把花釉釉料当作绘画颜料来描绘,形成不同的装饰形象、艺术效果和个人独特风格。

图片

▲ 陈烈汉  陶艺《恋人2007年 北京怀柔

1987年7月,我在福建漳州陶瓷厂就尝试用花釉釉料在瓷盘上进行彩绘设计;2001年10月,在河南禹州神垕镇孔家钧窑,也利用当地钧窑釉料进行陶瓷釉料彩绘装饰创新设计,为这两个厂留下了很多示范作品,也为当地设计人员展示了利用本地材料进行花釉陶瓷创新的方向。因为当地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相对闭塞,我们在两个厂进行花釉设计、创作、制作,用自己的方法结合当地材料进行创新,给他们进行了示范,也给两个厂的花釉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图片

▲ 陈烈汉 颜色釉 《高温釉画“水乡夜景”盘1987年 福建漳州

图片

▲ 陈烈汉 颜色釉 《高温釉画“渡口”盘1987年 福建漳州

二是目前景德镇涌现的一种创新方式:根据需要将花釉原料喷绘在瓷盘、瓷板、瓷瓶上,形成类似晚霞、雪地、春色等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再在此基础上进行釉上彩装饰,比如粉彩、新彩、古彩等。我曾在景德镇装饰制作了一批花釉瓷板,带到北京后进行描金装饰;山东淄博陶艺家在景德镇把花釉陶瓷买去,在淄博进行刻瓷装饰。这种在花釉装饰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装饰,如新彩、粉彩、描金等的方式,形成了当代景德镇独具一格的创新面貌,称之为 “综合装饰”,如今已成为景德镇市场上的一种创新趋势和面貌。

图片

▲ 陈烈汉 裂纹釉《冰裂弦纹瓶“冬雪”》2008年 北京怀柔

图片

▲ 陈烈汉 裂纹釉《冰裂釉小口瓶“秋雨”》2008 北京怀柔

图片

▲ 陈烈汉  陶艺《信心的守望2007年 北京怀柔

刚才很多老师提到,花釉陶瓷创新还需要与科技结合,进行跨界设计创新,我非常赞同。

总之,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是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花釉陶瓷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让花釉陶瓷得到更好的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图片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北京陶瓷艺术馆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