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开讲 | 陈平: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再生设计——在“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主题论坛上的演讲
时间:2023-11-1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34      分享:

“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于2023年10月27日—28日,在温州市空港万豪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六大洲的手工艺界大咖,齐聚盛会、开坛论道、碰撞思想,奉献智库观点、发表学术洞见、达成理论共识。



在“守艺创新、时尚传承”主题论坛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以“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再生设计“为题,做主题演讲。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今天的50人论坛,刚才主持人刘芳菲女士邀请到会的学者、大师到台前来观看专门研究非洲手工艺的专家从遥远的非洲带来的手工艺作品,大家都很积极踊跃地参与交流,气氛一下子轻松活跃起来。这种宽松平等的学术交流气氛很令人感动。机器再精湛也取代不了人和人之间的温度,只有脸对脸、面对面的这种人与人的互动的交流,才是最美好的一种交流。


我不是专业设计领域的,站在传播学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再生设计的一些想法。


传统手工艺一直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这些世代相传的珍贵技艺是了解不同社会文化遗产的窗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陶瓷、玉器、染织、刺绣、木雕等手工艺无不凝结了中华工匠薪火相传的智慧,同时影响了人类的发展,为当时的世界经济带来了积极效益,成就了人类艺术、科技、商业有机结合所带来的共享财富。


然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诞生以及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退,全球正面临着一个当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相互矛盾与冲突的阶段,社会形态与生存空间的变迁导致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审美观念、互动方式、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也使得源于传统文化的手工技艺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们非常有必要探讨如何在继承和保护这些传统工艺的同时,找到当代的创新应用,使其与时俱进。


我来自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坐落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经常与一些来自香港、澳门以及深圳的青年设计师沟通交流,他们有着非常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个需要提升的空间,就是对传统的文化和传统的手工艺的内涵还缺乏更多的了解。社会教育和专业知识普非常重要,只有大家了解了传统手工艺的丰富内涵,才能够更好的去传承我们的文化。


一、传统手工艺的丰富内涵


传统手工艺包括了各种技能和技术,它们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区域的历史、价值观和身份认同(Kurniawati等人,2022 年)。这些手工艺品不仅仅是作为产品存在,还是人类创造力和手工艺的活遗产(Suzianti et al.) 在丰富内涵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巨大的文化意义,因为它们与一个社会的文化和历史根源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们反映了特定社区或地区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


手工艺强调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产品,往往有实用、美观的生活需求,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能传达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传统手工艺富有以下的内涵:


1、艺术表达与艺术形式: 


传统手工艺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传统手工艺也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与人们的艺术审美、社会生活、文化意识互为关联,形成趋于实用、功利而极富创造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复杂的陶器技艺、精致的染织刺绣,还是细腻的玉器、精湛的木雕工艺等都是人类智慧和艺术表现力的见证;


2、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是连接过去的活纽带,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习俗。它们让古老的技术和传统得以延续,确保了宝贵的知识能够代代相传;传统手工艺造物理念不仅受民族文化影响,也同样是民间生活、民俗文化的应景,是直接服务于民众生活的朴实艺术。


3、传统材料与可持续性:传统手工艺通常依赖于当地采购和生产的原材料,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富有经济价值:传统手工艺通常是依靠这些技能谋生的社区的重要收入来源。通过延续和传承这些手工艺技艺,工匠们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同时为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与身份认同的联系:传统手工艺有助于增强个人和社区的认同感,它能让人们感到自豪,并与自己的文化根源建立一种自然的联系;


6、功能性和装饰性:传统手工艺通常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手工艺人在制作陶器、纺织品和各种工具器皿等实用物品的同时,也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物品;


7、体现地方文化差异:不同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陶瓷风格也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族特性,是社会发展的时代印记;


8、讲故事:许多传统手工艺都充满了故事和神话。这些故事往往伴随着手工艺,为最终的产品增加了叙事的层次和深度(Cruz et al.),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都是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载体,甚至这些工艺就是因为这些传说的流传而继承发展。


二、传统手工艺传承面临的挑战


传统手工艺的代代相传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年轻一代可能不太愿意学习这些耗时的技能,而全球化又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大规模生产替代品的世界。因此,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危险。


传统手工艺可能显得费时费力,对成长、生活在电子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年轻人而言,吸引力较小。他们更加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喜欢购买互动性强、实用性高、时尚便利的产品,这种兴趣的转移,威胁着传统技艺从老一辈向年轻人的传承,这种后继乏人的现象,有可能会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彻底消失。


全球化和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另一个挑战。传统手工艺品往往是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但它们却面临着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处充斥着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些商业替代品的价格往往更加低廉,使得传统手工艺从业者难以在经济上维持生计。因此,以从事传统手工艺而获取较好经济收入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样的现状,也阻碍了青年人的加入,加速了这些技能的衰落。


除此之外,拥有保护传统手工艺所需要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也成为一个日渐衰落的群体。如果没有适当的知识转让机制,这些丰富的经验可能会永远的消失。此外,一些传统手工艺可能面临知识产权纷争的风险,也就是说,这些手工艺的元素被开发或其他人利用,但真正的传承人或者从业者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传统手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些挑战加在一起,凸显了让我们去寻找创新方法、弥合代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紧迫性(Loiacono & Fallon, 2018),提醒我们要去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保护机制,探索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那就是传统与时尚的融合,过去与当代的结合,传统技艺与高科技的合作,跨领域的相互赋能,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创新、创意、创业的互动与关联。


三、   让传统技艺融入当代创新


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以前可能只局限于本地市场的传统手工艺品,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在线市场接触到全球受众。工匠和手工艺爱好者可以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他们的技艺,并与各种消费者与社区互动,从而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更多的良好收入的机会。在线教程、讲习班和虚拟展览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兴趣。


与当代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合作也是为传统手工艺注入创新活力的核心。通过与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交叉合作,传统手工艺者可以为自己的技艺探索新的视角,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例如,传统织染绣从业者可以和时装设计师合作,将他们的设计融入现代服装,为古老的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合作不仅能将传统手工艺引入新的市场,还能创造新的混合形式,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这种协同作用,可以使传统手工艺得以发展,在接受现代审美和实用性的同时,保持文化相关性。

四、 传统手工艺的再生设计                    


传统手工艺凝结着祖先千锤百炼的智慧与经验,对其有序的挖掘和利用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工程。将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传统技艺传承的延续性。传统手工艺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面临诸多问题,如生活环境的跨度、传承制度的改革、市场流动的调节、跨界设计的应用、现代生活的适应等等,如何在“永续利用”和“不走样”的发展前提下,实现传统手工艺公益性与产业功能的充分整合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这需要更多关注到民间社会的启蒙与引导。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可以理解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通过吸收最新的技艺、技术和思想产生现代性特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消费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因此文化产品在市场的流通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通过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基于现代转化和再生设计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可以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和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一环。


“再生设计”(Regeneration Design)是一种面向过程的整体系统设计方法。“再生”概念最初产生于生物学,指生命机体,如动物或植物的一部分在损坏、脱落或截除后重新生成的过程。目前“再生”概念已经被引入众多领域,包括设计学、建筑学、规划学等。再生设计旨在使用全局系统的思想创建具有复原力和公平性的系统,将社会需求和自然融为一体。拥有再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应用永续经营的设计原则和社区发展过程来设计各种人类和生态系统。为了传统手工艺拥有可持续的未来,传统需要与现代结合。


1、探索高附加值的传统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


传统手工艺与大工业生产之间并非格格不入,而是存在着一种必然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弥补,即将传统文化中最美的意涵予以展示,使得产品具备更高的附加值和影响力。手工艺的发展可以被视为以工艺为中心的综合系统,其核心是价值创造。


“高附加值”是在产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高附加值产品,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基于这一目标,民间文化产业从业者有必要意识到,在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占主导的社会类型中,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在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商品的文化价值、艺术内涵等因素形成了新的价值定位。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应关注到现代传媒、现代营销的发展策略,其目标不仅需要依靠市场取得收益,同时应真正能够影响大众心灵,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再生设计探索。


目前,大部分市面上的产品设计从业者还停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简单复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市面上充斥着与当下新消费时代的审美不符的设计,导致缺少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形态。我们需要致力于结合工业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成熟供应链,通过整合新工艺、新科技、新装备,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将传统非遗与大众消费产品结合以实现“非遗”传统主题的消费产品升级。通过梳理极具文化IP属性的中国传统工艺基因,创新“中国设计”,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中国设计”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议价能力。

2、立足乡村振兴和扶贫的传统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


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J.Rousseau, 1712-1778)曾谈到手工艺对于人的意义,他认为手工艺在视觉、触觉、听觉和语言四者的综合意义上,使人能蓄积知识并培养道德。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年画、风筝、藤编、面塑等传统手工艺不仅方便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对农业生产的补足形式,尤其在耕田相对较少的地区,手工艺成为添补家用的重要副业与生计来源,具有不可撼动的支柱地位。


2018年,国家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部署决策,发展传统手工艺成为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渠道。同年6月印发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进一步突出了传统工艺对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意义。传统手工艺,尤其是发展乡村地区的手工艺获得了诸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度。


因此,乡村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手工艺,实现其现代转化价值,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扶贫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立足数字新媒体的传统手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


数字新媒体是包括数字化的传统媒介、以互联网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以手机APP为代表的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与报刊等。在数字新媒体社会,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变得前所未有地多样化和快捷化。


当今,数字新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方式。


数字新媒体对传统手工艺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尤其在对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空间和市场模式上,传统手工艺的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与数字新媒体的共生关系。运用新媒体、新媒介弘扬传统工匠精神,对于增强传统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工艺的传承与当代的创新不应该是被视为对立的,而他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文化和传统的元素应该是我们今天社会的灵感。我们有序地传承传统的文化是对我们的祖先最好的一种尊重,而在我们的手上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更新的一种有温度的,而且符合当代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新的产品,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任务,所以我很喜欢歌德的一句话,他说历史就像是一堆灰烬熄灭了还有温度。我想再加一下,我们可以把双手插在熄灭的灰烬当中,虽然我们不可能点燃这堆火,复制历史,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历史的温度。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项目。教席项目于1992年设立,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发展,调动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通过构建大学间的合作网络,鼓励大学之间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权范围内所有领域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宗旨是通过知识交流与分享,来建设、提升各国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能力,其内容涵盖了国际学术界的培训、研究和交流等。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建立了908个教席。截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二十余家国内高等院校获得该席位。暨南大学是目前全球唯一以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教席。它不仅仅是信息共享平台,更是文化传承教育的实践主体,肩负着引领传统手工艺发展的责任。


教席积极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跨部门对话和可持续发展,促进跨学科、跨领域和跨部门之间的对话,促进各国高校间的合作,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提高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通过开发和实施对青年、妇女手工艺人、设计师群体的培训,通过组织国际、区域和国内研修班,通过推动高校、企业、政府、社会在传统工艺设计、创新与推广方面的合作,促进中国、欠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推动手工艺就业及创业,用创意及商业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表达。


我们将立足暨南大学华人华侨高等学府的特点,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优势以及多元化文化融合的优势,积极展开对于各国传统手工艺人特别是亚洲地区妇女手工艺人及青年传承人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创意设计、高科技时代下的创业融合力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能力,改善生活条件,获得体面就业机会,获得公平教育机会。


教席定期举办传承人培训班、青年传承人工作营、大学生社会实践田野调查、区域手工艺人口述史、大师工作坊、高端学术论坛、建立亚洲手工艺人数据库、建立传统手工艺培训机制、研究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创意设计的协调与融合发展,以及相互赋能;通过开展国际手工艺人才的培训,建立文化遗产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跨区域交叉学科体系,参与并制定本领域教育规则与标准体系,在促进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席的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建立中国式话语体系,强化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