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观点 | 才大颖: 以文化新质生产力唤醒“大师经济”
时间:2025-07-0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0      分享:

从初春四月的杭州到盛夏七月的北京,不过三个月的时间,那种焦急地等待显得格外漫长。今天,当我们终于在北京等到巡回展到来的时刻,一种释然由心而生。回首一路走来,从滕王阁看"落霞孤鹜"源起,经烟雨西湖走向木雕之乡,从大明湖畔再到巍巍京城,终于看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两家理事单位南昌工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与北京和·艺术馆,以“和”之名让百名国大之力作亮相京城,实现南北牵手。看似巧合,实为必然,这是行业的大事,必将会载入中国工艺美术的史册。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约,这份邀请的背后,应该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期待。百名国大的经典之作,如同灵动的文化信使,将不同地域文化串珠成链,这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作品展陈,而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时代使命的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于创新中赓续匠心传承、于传承中铸就时代经典。尤其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让这次巡展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时代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对本次巡展走进北京表示热烈地祝贺,并致以行业敬礼!

这次百名国大经典之作的集聚,是继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1年百名国大致敬建党百年之后的又一次盛举。非常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独具慧眼,让历届国大精品的代表走出馆藏,面向社会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深情对话的舞台。当我们以 “经典传承” 为钥,打开这座东方美学殿堂之门的时候,纵览八届国大的时代变迁,深切感受到中国工艺美术正在超越 “技艺留存” 的边界,向着“价值再生”扬帆,这也让本次巡展富有了承上启下的责任与使命。八届国大百余件传世之作,如同璀璨星辰汇聚于此,客观地讲,与其说,每一件都是技艺与文化碰撞出的艺术珍品,不如说更是国大们用毕生心血在解码东方美学。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不止于荣誉称号,这个特殊群体,在新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承担的使命各有承重,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璀璨耀眼的摆渡人。他们以刻刀为笔,在木料与石材上镌刻时光的故事;以窑火为墨,在陶土与瓷胎上晕染东方的诗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到宋元名窑的釉色风华,从汉唐织锦的丝路绮梦到明清漆器的华美乐章,国大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千年文明长卷上续写着与时代同行的东方美学。

都说,器以载道、道器合一,当我们附身贴近展柜,如同穿越时空握住国大们无比灵巧的双手,聆听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也许是材料与匠心的交融,也许是经典与传承的共鸣,我们感受到了中华造物文明的生生不息,不仅要为国家艺术基金点赞,更要为策展团队的“奇思妙想”点赞。每一件精美展品的背后,是作品遴选精中选优的 “望闻问切”,也是展柜调试时毫厘之差的“锱铢必较”,更是灯光设计中为还原作品神韵的“精雕细琢”,恰恰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就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经典旅程。

当我们面对面地赏读百名国大经典之作的时候,惊叹之余,又不得不引发一些深邃的思考。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个中国工艺美术最为优秀群体的历史贡献,更应该深度挖掘并变现这个优秀群体的当代价值。尤其是在超越技艺,甚至是艺术层面上,从当代与未来社会消费需求的视角赋予其更大的引领责任。我们都能切身地感受到,当下行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相互交织,传承经典与创新传承互为因果,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文化之于工艺美术的特殊意义,让工艺美术新质生产力的建构完全有别于与其他行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一旦结合,劳动力素质会得到极大地提高,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人类改造自然、取得财富的能力与数量会成几何级数增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工艺美术新质生产力的建构打开了一扇未来之窗。那就是建构“文化新质生产力”,以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让先进文化与这个优秀群体结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要素。

从2035实现文化强国的视角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优秀群体恰恰是工艺美术新质生产力中最为活跃、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力量,与先进文化的融合创新将使这个群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为不可或缺重要力量,并将以头雁姿态创造出“无中生有”的“大师经济”引领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这种由大师引领的经济模式,不仅能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为产业创造出新的经济机遇。广义上的“大师经济”中的大师涵盖了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包括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这样的庞大群体,尤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与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为核心力量。聚焦在创造“艺术生活化”的有效供给来满足“生活艺术化”的巨大市场需求,融文化、艺术、技艺、科技、品牌、市场等多元要素,创造需求,引领消费,实现以传承文化、推动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创造市场新价值等多元目标引导下的融合发展。

“大师经济”以创造大师IP为核心,以“赏”为第一属性,架构起赏玩、赏用、赏藏三大产业品类,满足人们情趣、日用、收藏等多层次需求,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为出发点,推动工艺美术从“作品思维”向“产品思维”的转型,实现了“以艺术生活化的供给”满足“生活艺术化的需求”的产业模式迭代。大师,尤其是国大师,是“大师经济”的核心要素,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创作风格,具备以传统工艺结合当代审美与需求相结合的创造能力,实现技艺传承的薪火守护。讲到“大师经济”,就必须要梳理清楚从大师“作品”到大师“产品”的创造及衍生逻辑:

大师力作是“大师经济”原创IP的承载主体,通过艺术化表达让抽象文化符号可触可感,打破语言和地域的界限,实现情绪的共鸣和价值的认同。

大师品牌则是“大师经济”的强劲引擎,凝聚着大师多年积累的精湛技艺、独特艺术风格和良好声誉。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大师IP价值变现的重要力量。

大师产业是“大师经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核心依托,从大师原创IP作品的创作,到衍生产品的开发,再到围绕大师品牌开展的培训、体验活动等,都可以通过产业实现大师价值的变现。

今天的巡展既是完美的承启之站,更是吹响“大师经济”的集结号,以“头雁”的使命唤醒“大师”这个IP创造主体的活力,催生蓬勃的衍生产业。愿我们以此次巡展为契机,既能够让更多人触摸、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以此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群体致敬,用精品力作回应社会一些所谓的“媒体”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误读。另一方面,以此,开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新的时代使命,担负起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的头雁责任,以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让文化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大师经济” 蓬勃兴起新引擎!

     上述观点来自于2025年7月5日,才大颖理事长在“经典传承——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回巡展第五站(北京)开幕式上的发言。

图片

责任编辑:张书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