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江苏省紫玉金砂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紫玉金砂”品牌创始人潘霞萍女士的盛情邀约,让我有机会再次走进宜兴,并与诸位一道以品牌为题交流一些事关紫砂未来的一些想法。 说到紫砂,近一年连续参加了几场活动,从去年8月7日在杭州举办的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到8月22日在香港举办的“紫砂俊杰 壶耀香江”2024吕俊杰紫砂艺术作品展, 再到10月20日在宜兴举办的“吴鸣艺术馆”开馆仪式即作品研讨会及同天举办的宜兴紫砂艺术厂七十年庆典活动。每次受主办方的邀请都要讲上几句,寄语也好,感悟也罢,总要对紫砂从不同的维度谈些个人的体会及行业观点,久而久之,算是与紫砂有了一种缘分与默契。记得去年春节初一,学会公众号连续刊发了“九隽”的文章,以此向业界宣传宜兴“九隽”,每一篇我都要发朋友圈并配上百余字的“有感而发”。每每遇到宜兴紫砂总是发自内心地予以关注并支持,我想说,这种缘分或许就是来源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专委会落户在宜兴而成就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宜兴紫砂之间的一种默契。
非常感谢季益顺国大师,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专委会成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并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作为学术指导。这种看似例行公事的参与感,对于宜兴紫砂意味深远,对于紫砂艺术专委会,此举不止于破冰,而是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各个专委会主动践行学会提出的、以“艺术生活化”的供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艺术化”巨大市场需求的学术主张树立起示范的标杆。与其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作为学术指导,不如说,紫玉金砂以其二十年的市场实践积累,不仅为紫砂,也为工艺美术从“源于生活,一定要回归生活”在正名,以案解惑,让业界感受到了从“作品思维”转向“品牌思维”不再遥不可及,紫砂金砂如此,宜兴十大品牌更是各自深有同感,工艺美术的其他品类也在与市场的对接中频频爆圈。
生活不止“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茶”,恰恰是“茶”让文人意韵与百姓人家有了生活之缘。这也让茶器,尤其是紫砂茶器具有了形而上的艺术语境与形而下的人间烟火两种属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珍藏、赏用的价值各有侧重,满足着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人群的收藏及消费需求。事实上,伴随着中国从解决“有没有”为主的“站起来”初期阶段,历经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到解决以“好不好”为要务的“富起来”高速发展阶段,再到今天我们正在迈向的,以解决“美不美”为目标的“强起来”的新时代,造物之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当“品茶”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时候,紫砂茶器就到了随着时代而必须明晰定位的关键时段。时至今日,“赏用”茶器已然成为愉悦人们精神生活,并创造情绪价值的重要载体,也必然会成为继高端收藏热潮之后的另一波热点,且消费规模与热度远远超越珍藏级市场,这就是时代。尽管这个热点由于近期中产阶层规模的萎缩而滞后,从长周期的经济发展规律看,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许上看,尤其是已经占到总人口60%以上的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口消费取向,情绪与时尚消费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为宜兴紫砂产业的深度转型创造了非常利好的“赏用”消费市场,能否提供与之相适应,并适度引领的供给考验着宜兴紫砂界同仁们的胸怀与气度。
让人兴奋的是宜兴紫砂“赏用”茶器的觉醒起步很早,尽管在热点错位的年代起步早不一定收获好,“紫玉金砂”二十年的坚守恰恰回应了著名设计师朱小杰所言:“一切已经发生的事,因顺其自然不必纠结”。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让“紫玉金砂”走到今天固然有很多因缘,我想说,最为重要的或许就是与清华美院的不离不弃。从张守志、陈若菊、杨永善、李正安、郑宁,到王辉、杨帆等等几代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让“紫玉金沙”品牌麾下的“赏用”类产品不仅遵循“好用”的本源,更有文人艺术“好美”的表达呈现。著名艺术史学者陈履生先生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文化的力量在于唤醒人们对美的认知”,精辟诠释了文化之于造物之美的神圣地位,这也让北京大学赵为民教授为国礼紫砂注入彰显国之重器的文化力量弥足珍贵,从而印证了“紫玉金砂”品牌核心内涵的恰恰是院校教育之于创意设计的文化价值再造。二十年“紫玉金砂”品牌的摸索探求过程,是与清华美院联手合作的历程,也是与名师名家联姻共生的历程,更是创造IP、创新衍生产品的历程,这让“紫玉金砂”品牌不仅具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更让“赏用”这个品类从创意走向了市场,假以时日,“赏用”类紫砂茶器必将在时尚消费市场占尽天时。
时尚不仅仅是一股潮流,尤其是“赏用”紫砂茶器兼具艺术与功能双重取向,这让“赏用”类紫砂茶器的设计完全有别于日用紫砂茶器,更要注重并兼顾学术涵养、艺术造诣、文化表达及时尚潮流的平衡性与创意主张的时宜性。体现在“赏用”级别的紫砂茶器的时尚感具有厚重、且无需拘泥于“传承”的束缚,而是要在造物者与消费者的审美趋向上形成一种共鸣的呼应关系,并由此形成引领消费、提升消费、甚至是创造消费的供求关系,这种关系的主导权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消费者的喜好与感知为中心,造物者必须研究、挖掘并适度超前引领消费情趣,尤其是在文化性、精神性、艺术性上必须与“时宜”同频,与“器韵”共振。造物者必须摒弃自身的偏好去时刻紧盯时尚消费趋势的走向改变自己,不断地以新款式创造并满足时尚市场的需求,在款式的不断更迭中沉淀出经典器型而名留千史,为品牌积淀厚重的人文底蕴而赢得其在时尚消费者心智中美誉度与忠诚度,实现可持续的责任品牌经营逻辑。
“赏用”紫砂茶器本身属于时尚消费品类,品牌属性从轻奢到重奢,以“用料考究、创意时尚、做工精致、营销专注、产品限量”为标准,极致追高具有收藏属性,放量吸粉具有日用属性,即可顶天涵盖具有资产属性的珍品,又可立地成为满足赏玩新品,品牌弹性与大师手作有着上下可以贯通的逻辑,是大师从“作品思维”转向“消费思维”最具可能性的消费通道。景德镇陶溪川的“景漂”让创意主张不再被传统“势力”所左右,德化白瓷的“大师经济”,2024年创造了53亿的GDP,宜兴紫砂如何破局,我的想法是要从“消费思维”的视角,从“赏用”紫砂做起,至少在茶器这个门类上尽心培养“宜兴品牌”,让品牌矩阵为宜兴紫砂插上转型的翅膀,为宜兴紫砂从“作品经济”走向“产业经济”打通路径。事实上,这些年宜兴品牌建设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十大品牌”的培育已初见成效。今天,与其说我是专门为“紫玉金砂”这个品牌而来,不如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更愿意为“宜兴紫砂”这个区域品牌的定位与提升而擂鼓助威!
上述观点来自才大颖理事长2025年6月26日,在紫玉金砂二十周年庆暨宜兴陶艺品牌交流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