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观点|金江波:艺术的无界之城——城市更新时代的公共艺术
时间:2024-06-1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88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以“公共性、在地性与艺术性”相互融合的特性,高度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从注重城市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与城市风貌保护再利用,到将当代城市功能再设计、再创新,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结合起来,通过社区艺术活动、无墙博物馆、社会美育等行动,充分实现公共艺术的价值,创造“艺术的无界之城”,使居民共建、共享城市文化,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高品质打造,为城市发展赋能。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中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以“公共性、在地性与艺术性”相互融合的特性,高度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艺术的创造性力量介入城市建设,可以映射城市人文价值的内涵,其价值营造凸显城市开放和包容的气度,成为彰显城市品格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激发民众关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时代精神塑造方面,公共艺术是建立公众荣誉感和认同感的有机桥梁,表达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彰显民众的精神富足与文化自信,展现城市治理智慧的能级和美育水平,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的上海,是生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佳实践地,是创造文化新奇迹的领航地。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也是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输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出海港和实现国际文化竞争力的前哨站。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地缘战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在人类社会全面进入AI时代,我们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譬如:数字孪生与平行宇宙的多元社会生态建设,传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缔造,美好生活追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更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范本的探索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文明语境中的中国城市生态、人文及未来,如何更可持续地发展?如何以艺术的方式更好地绘就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盛景蓝图与实景画?在我们身处的历史时空维度中,需要审视当代文明前行的方向,思考破解人类命运面临的各种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提升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城镇化工作进入以体现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特征的高质量城市更新阶段。注重韧性、智慧、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注重“15分钟生活圈”的城市生活方式打造,体现出新时代中人民城市观的核心价值。
二、 公共艺术的价值:提升城市更新品质
近年来,体现这一核心理念的国内公共艺术活动方兴未艾,各级政府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注重高品质发展。作为城区、街区和社区温度、色彩、情感与活力总和的公共艺术,恰恰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调和剂”,是一座城市精神重塑的“催化剂”。
由于不同区域在城市快速建设发展中的差异,公共艺术的策划规划进入区域性总体规划中的程度和比重不同,呈现出顶层设计不足,在地性特点不突出,城市空间的景观、建筑及人文活动较少相互适应与和谐统一,公众创意活动相对单一,共享体系不完善等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地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美”和创意设计的理解不同,在城市空间和街头出现稀奇古怪、令人啼笑皆非的建筑、装置作品和城市景观,出现被网友“嘲评”的“年度最丑陋建筑评奖”等现象。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水平,关系到城市软实力和治理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不足,专业人士对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解不够深入,很少认识到公共艺术除了可以美化城市空间之外,还能提振城市人文精神,培养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区的归属感,更能促进社会和谐治理和提升人居幸福指数。
公共艺术应是一条共生共融的生态链,促使城市管理者、居民、艺术家、设计师、投资方、商家、消费者形成公共利益共同体,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和谐共生。我们始终强调,公共艺术中的“公共”针对的是生活中人与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它不是单一的雕塑、景观艺术和环境设计等传统概念,而是用艺术语言和方式介入公共问题,以智慧的方式调和并解决环境的功能性问题、社会性问题。
三、 地方重塑:公共艺术价值的实现途径
十几年前,我们提出“地方重塑”[1]这一重要概念。它是以重塑物理空间、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来缓解人类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使人文空间再生、人文社区重构,激发地方文化生态、产业业态和生活样态的活力,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促进民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体现公共艺术的真正价值。
城市更新时代的来临,为艺术引领时代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支撑。“十四五”规划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要求,为公共艺术提供了最佳的“历史机遇”,通过“艺术让城市更美好”,充分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为此,需要将公共艺术统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从顶层设计上赋予公共艺术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公共艺术、政策法规制度的设计与制定,为区域化的公共艺术实施提供政策性的规范与支撑,形成为地方量身定制并满足各利益方的参数指标和实施方案,形成居民、政府、高校、艺术家、企业等多方合力的共商决策共享机制,对公共艺术的性质、类型、投资、审批、实施、管理作出制度性安排,最大程度体现大多数公众利益的共识与需求。
(一) “国际公共艺术奖”,以奖项带动公共艺术研究,建立全球智库
2013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发起了“国际公共艺术奖”活动(图1、图2),运作至今已十余年,涉及1000多个国内外公共艺术案例,囊括了全球人类足迹所能涉及的各类公共领域。在持续建设和推进这个智库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尽管艺术并不能代替政治、经济实现变革,很可能也无法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但是全球的艺术智慧和艺术家的创新力始终用独特的人文策略介入深层次的社会生态土壤,以低碳、创意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帮助人类重塑理想的社会图景与美好的城市生活愿景。
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的“公共性”使我们将艺术置于这个广袤的社会现场,不只是关注艺术唯美的一面,还是回到纷杂烦琐乃至功效明确的社会街头和公共领域。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中描述的,“公共领域是人们聚拢起来彼此联系的共同体”,公共领域是市民“积极生活”的社会载体 [2]。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公共性是时代类型化的重要范畴,是干预社会、改变政治结构的批判性指标”[3]。21世纪以来的城市空间,已经从政治、经济和宗教对话,转向对科技人和生态能源的关注。
公共艺术的研究正是应时之需,也是高校以学科建设为内在需求整合学术资源以应对时代之变,用国际视野中的交叉学科破解时代问题。“国际公共艺术奖”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研究活动,旨在创造性地构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学术研究共同体,以“奖”为牵引,推动与加强国际的学术交流合作,建构全球研究网络。这一机制力求以多元开放的研究架构,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城市更新时代的全球优秀案例,深入探讨公共艺术在地方重塑中的作用与价值。
研究工作围绕“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获奖成果依次展开,采取轮换制的运作机制,每年在全球选择2~3个案例进行“工作营式”的在地研究,由所在地参与研究的大学具体组织,以此展开全球性的公共艺术案例研究。从发起到倡议,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德国明斯特大学、洪堡大学、奥地利应用艺术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尼日利亚生态艺术机构、塞内加尔达喀尔双年展等机构做出积极回应,组织专家与硕博研究生团队共同参与。
工作营突出“在地性”对当地人文生态与城市形态的作用,挖掘案例成果中独特的社会价值,找出城市更新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学术观点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路与方法,探讨艺术介入地方重塑的方法、手段及功效。根据研究团队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差异,共置在这个研究平台上,相互碰撞、讨论、反思、批判,挖掘学术视野外的可能性。
全球案例的选择,不仅因为多元文化的不同和思想体系的差异所带来的多种经验,更重要的是选择全维度的视角与学科站位,多方面地剖析理性主义下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案例,详解人文主义环境中的公众和公共领域对艺术重塑社会生态体系的认同。

图 1 第四届 “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现场,资料来源: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提供

图 2 第四届 “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评委、颁奖嘉宾与获奖艺术家代表合影,资料来源: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提供

(二)保护与更新:城市历史风貌区更新计划
获得2017年“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大奖”之一的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是一项自下而上的公共艺术项目(图3),政府在实施新一轮城市规划中意识到,大栅栏作为北京城区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记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和历史文脉,显然有保留的必要性。但由于它是以旧城生活方式量身打造城区格局,其功能与公共设施和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相差甚远,既满足不了当地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城市综合业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栅栏更新计划使原本被占用的公共空间回归到公众领域,将被挤压的公共活动空间重新释放出来,成为城区文化创意活动的载体。一些符合现代城市要求的空间形态与生产活动有机地融入城市区间,吸引了很多游客参与。作为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它缓解了老城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改变了城区陈旧而缺乏活力的面貌与精神气质,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智慧与方法,是多方利益共同作用下的成果,是区域公众共情共识的努力下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在各国研究人员多维度对话、碰撞、实地调研、居民走访和邀请市民代表参与座谈等活动中,北京大栅栏更新案例得到重新阅读与解读(图4)[4]。他们从学术视角,从批判的立场出发,反思大栅栏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制度设计和人本主义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与对策,解析当下城市更新计划的策略得失与改良优化可能,缓解公共空间中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诸项冲突,探讨从上自下的改造与自下而上的自我生长的合作,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营造良性的生产生活关系、建立社区文化自信,也就是从城市功能的改造到城市人文精神的构筑,使公共艺术的外部作用回归到城市本体的内在需求,探索中国一系列城市群发展中既保护与传承自身文化基因,又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城市更新之路。
以国际研究工作营的方式开展研究合作,强调现场的实例研究,推动研究策略、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渐构筑跨领域、跨文化、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超越学科、族群、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的共同未来提供视角,并为解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问题提供兼具共性和特性的公共艺术方案。

图 3 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微杂院改造后实景,资料来源:© 标准营造

图 4 北京设计周,资料来源:大栅栏跨界中心

(三)无墙博物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马尔罗在著作《无墙的博物馆》一书中提出了“无墙博物馆”概念,认为“无墙博物馆”是不分种族、不分颜色、不分文化差异的大同场域,强调要消弭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5]。
今天的上海,正步入内涵提升、塑造城市独特精神文化品格,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进程中,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彰显城市精神品格的主要载体,可以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消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边界与隔阂,让“美”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以艺术行动缔造上海的城市美育,将上海打造成为一个“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无墙的美术馆”,践行“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观。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公共艺术创作实践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与此一脉相承。通过一系列有温度的艺术和设计赋能的活动,公共艺术可以创作“美美与共”的城市创意人文空间,将上海打造成一座人民共享的“无墙美术馆”。在这个“无墙美术馆”里,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之间的壁垒和边界被消解,整座城市是一座“美育之城”,处处洋溢着人文艺术的浪漫氛围、跳动着创意的年轻脉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邂逅艺术、享受艺术、创作艺术,并实践“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美好理想,从各自的视角发掘艺术的无限可能,为上海这座“创意之都”赋能(图5、图6)。
在上海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上海各界的设计师、艺术家,学校、社区、美术馆、博物馆、居民正协同一体,通过开展一系列艺术行动推动城市的美育建设,共同营造上海特色创意社区和公共文化空间,将艺术智慧融入上海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市民身边,让艺术走入生活,用创意点亮生活、美化生活,实现真正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西班牙驻沪领馆文化处(塞万提斯图书馆)、西班牙驻华大使馆、西班牙国际发展合作署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在上海龙华中路地铁站举办了“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图7、图8),展出了29幅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代表性作品,将地铁口打造成一间画廊,作品以真实的尺寸复制,完全按照博物馆的方式设计展陈,作品信息简介一应俱全,并配备微信二维码语音导览,使观众可以全方位地获取作品信息及影音资料,在匆匆路途中不经意间与美邂逅,享受这一场流动的艺术盛宴。
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和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秉承“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的理念,旨在实现“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选取上海10个社区作为展览现场(活动以社区为展场,举办1个主题演绎展区和20个社区体验展)开展活动。上海大学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参与策划的静安区临汾街道是样本社区之一,推进“幸福家园、宜居社区”的行动计划。策划团队邀请了青年设计师、艺术家开展“居民楼宇画廊、绿地创意小品、社区手工创意节”等青年创意艺术季的计划,以“此一刻,美好临汾”为理念,通过艺术家驻地创作、社区居民共创等方式,将雕塑、插画、摄影、墙绘、装置等多种类型的艺术作品融入居民的生活空间,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与艺术相遇。诚如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所说:“构建一种有温度的价值认同和再生,形成有温度的活态公共空间是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目的所在。”当公共美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居民们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当“看到自己变成了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一分子,感觉很奇妙也很激动”的时候,居民们感觉“艺术一下子变得不再那么有距离感,感觉更看得懂、也更温暖亲切了”,这正是公共艺术打造的“无墙美术馆”的魅力所在。
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举办的一场名为“曹杨的微笑”参与式影像艺术展览是另一种类型的社区营造范例(图9)。展览通过影像记录生活在曹杨社区的居民,围绕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生活在曹杨”“幸福在曹杨”的生活态度,为民众打造了一场露天的影像艺术展。在百禧公园南展场的半地下室空间举办的“曹杨人的一天”展览,由插画师和艺术家围绕曹杨居民的生活场景,创作了一系列绘画、装置与影像作品,并邀请附近20多名社区居民共同参加“寻找拼图”工作坊,希望唤起当地居民对曹杨的记忆。这场互动的艺术社区活动,通过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在感悟艺术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使居民重新了解自己的社区,强化了对社区的认同。
公共艺术迥异于传统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家个性化的表达和囿于美术馆高墙之内的展现形式,而更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带给民众的整体改变,让艺术从艺术家的象牙塔回归到公共空间,以艺术创造介入城市建设,以艺术语言塑造城市美学精神。它是一种“有温度的艺术”,在城市公共场域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记忆,彰显出一种有关“重塑”的艺术主张与价值理念,通过挖掘当地的人文内涵和历史积淀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魅力,重塑地方文化的内涵、精神价值和美学意义。

图 5 张承龙、王航海,海上浮生记,公共艺术,“流域·邂逅——静安彭越浦·社区重塑滨水公共艺术现场”,资料来源:2019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静安实践案例展

图 6 倪垠佳,涟漪,公共艺术,“流域·邂逅——静安彭越浦·社区重塑滨水公共艺术现场”,资料来源:2019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静安实践案例展

图 7 “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现场一,上海龙华中路站,2021,资料来源:西班牙驻沪领馆文化处 - 塞万提斯图书馆

图 8 “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现场二,上海龙华中路站,2021,资料来源:西班牙驻沪领馆文化处 - 塞万提斯图书馆

图9 金江波,曹杨的微笑,新媒体艺术,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资料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四、 社会美育:艺术无界
公共艺术的介入,在城市更新的使命中强调人的价值重塑,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践社会大美育,衍生出大众共享的“艺术无界之城”。
在以“人”为中心的行为活动中,创意产业、体验经济、信息科技都将服务于“人”对美的需求。打破传统的机械式教育模式,以艺术为媒,在“创造力”激发的多重角色下,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教育方式,构建以“创造”为人类生存第一需求的社会价值取向。在此,艺术教育再一次链接艺术、社会与人, 实现集“艺术街区”“智慧社区”“创意城区”于一体的理想都市(图10、图11)[6]。
社会美育是提升个体与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康德所言“审美是真与善的桥梁”。新时代,美育的最终使命就是要在真(科学)、善(道德)、美(人文艺术)之间筑起桥梁,承继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创新发展提供原生动力,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打通区域的文化壁垒与制度制约,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够成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用”“有趣”的审美之人,以人类文明之大美同呼吸、共命运,深刻领悟“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打造美育共同体,构建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无界之城”。
位于广州老城区东山口的扉美术馆实施了“无界”“菜市场美术馆”“跟住去边度”艺术计划三部曲(图12)。通过构建美术馆与城市社区相互依存的关系,践行“无处不是美术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发起了“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相继建设了“粟上海 · 愚园”“粟上海 · 红园”“粟上海 · 控江”等社区美术馆,探索空间改造、艺术创意与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打造“无墙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开展“流动的美术馆”典藏作品展进社区、线上美术专栏;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展“红色艺术大巴”计划,把承载着红色艺术作品的巴士开进大、中、小校园,把红色印记作品送到师生面前(图13)。
社会美育的最终使命是在知识与审美间巧妙地架起桥梁,从审美教育开始,使人的角色分工逐步走向多元化,为终身化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美的滋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艺术的无界之城”就是一个大美育课堂,汇聚全球美育资源,城中之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体验者、消费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无界之城”以艺术“原住民”、美育教育资源“朋友圈”的全新理念,取代以往传统的艺术教育思维,最终实现“人人的公共艺术资源”。全球的美育资源被输送到美育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成为独特的城市公共文化资源,为城市更新赋能。

图10 UNITDE,嵌合体,公共艺术,“比邻万象——静安苏河湾生态公共艺术现场”

资料来源:2023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静安实践案例展

图11 周子正,清波留影,公共艺术,“比邻万象——静安苏河湾生态公共艺术现场”

资料来源:2023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静安实践案例展


图12 广州扉美术馆《无界的墙》,资料来源:安舜拍摄,2020年

图 13 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展“红色艺术大巴”计划展览现场,资料来源: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

五、结语
城市是文明发展的载体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所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通过全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城市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人民的创造力得以发挥。
“无界之城”是艺术之城,亦是创造力之城。“人人都是艺术家”也意味着人人都能够走进全天候的,无疆、无界、无域的美育圣地,以“实现人的终身创造力培养”为目标,引领人们走向22世纪的全新生活方式(图14)。 

“艺术无界之城”是“想你未想,见你未见,做你未做”的美好生活之城。

图14 黄活琳,万卷书,公共艺术,“比邻万象——静安苏河湾生态公共艺术现场”

资料来源:2023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静安实践案例展


金江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 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