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观点 | 邱春林:融入生活还是引领生活——第六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非遗赋能主题沙龙”即席总结
时间:2024-02-2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5      分享:

邱春林即席总结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非遗赋能主题沙龙”

一、开场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上午好!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非遗赋能主题沙龙”现在开始。今天这个沙龙总的主题叫“非遗赋能”,关键词有两个:非遗、赋能。配合这个主题,主办方安排了两场对话环节:一场是“传统技艺融入百姓生活”;另外一场是“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很明显,针对“非遗赋能”这个话题,主办方的安排有一个双向互动的考虑:第一个思考空间是传统技艺如何融入生活?也就是如何赋能生活?另外一个反向的思考是数字技术与更前沿的高新技术如何赋能非遗本身?


下面我介绍负责第一个对话环节主题的主持人唐跃先生,他是安徽省文联原副主席、安徽省艺术学院特约研究员。出席“传统技艺融入百姓生活”对话环节的对话嘉宾有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事业部主任、研究员孙法鑫女士,安徽艺术学院长、二级教授樊嘉禄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先生,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省非遗馆馆长郭艺女士,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佘征军先生。好!下面我把话筒交给唐跃先生,请对话嘉宾上台!


……


第二场的主持人是中国非遗馆副馆长、清华大学教授苏丹先生,欢迎!参与对话的嘉宾有安徽省非遗研究会秘书长、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肖金和先生,科大讯飞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谭昶先生,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研究馆员姚昱波先生,纸笺加工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靖先生。请对话嘉宾上台!


现场对话

二、总结
两场现场对话,各位嘉宾开展了两场头脑风暴。第一场传统技艺融入百姓生活这个话题,讨论的还是比较中规中矩一点。但是第二场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对大家的惯性思维可能冲击很大,至少对我而言是打开了另外一条思维的通道。按照主办方的要求,我作为沙龙的总主持人要说几句。我本来想这两场对话的主持人都已经总结完了,我再说等于狗尾续貂了,但尊重主办方的安排,我谈一下对这场总论坛的一个总体印象。


传统技艺融入生活,大家都谈得非常好!有的人从产品上,有的人从传承上,有的人从这个产业定位上去谈,各方面都谈到了如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生活。但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好像没有涉及到,就是传统技艺怎么能够融入生活呢?传统技艺是什么?技艺是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个人不干活的时候你看不出他的技艺水平高低,只有在工作劳动状态中,技艺方能显现出来。传统技艺它是包括技能、技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一些属于个人的经验等等内容。传统技艺要融入生活?很明显,它必须借助什么?借助材料,借助工具,通过实践。工具是技术的凝结,可以叫做实体性的技术。当然,实体技术不止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工具和简单机械,也包括电动机械、高新工具。技艺要成为生产力才能融入生活,要成为生产力就离不开这些个实体技术。现在我们正在讨论的数字化技术、智能化的先进制程,这些在非遗的传承实践当中有没有在用?实际上有在用。从最古老、最原始的锤子、钉子到今天最先进的技术,都在用。因此,我们今天别把手工艺想象成非常古老、非常落后、始终封闭在某个旧时空里的一个奇怪事物。它不是!它一直是跟着生活与时俱进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生活本身。它对现在技术的形态不断地进行吸收、改进,不断在提升其生产力水平。所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思考今天如何该看待手工艺?如何看待手工艺丰富的技术形态?


刚才有嘉宾提到了,为什么古人的东西那么美?不单是功能好,还很美。这就是说当时的技艺水平非常高。我们看先秦的东西有先秦的技艺水平,今天的东西有今天的技艺水平。单纯的从这个角度看,技艺发展并不是一种进步式的阶梯,而是一会儿进步,一会儿落后,螺旋式阶梯,甚至我都觉得不一定是总在上升,因为人本身的潜能有它的极限。但是为什么今天手工艺的生产力要超越古人?产能超过古人?就是因为它合理地、不失时机地借用了高新技术,它跟随着工业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在发展。同时,科技工艺早就重塑了广大消费者对物品质量的要求标准和用物习惯,所以,今天手工艺品的质地与工业制造品在视觉感官上也在趋近。


对于传统技艺融入生活问题,我们还要有个逆向思维,要谈谈生活本身。今天生活的变化快,刚才几位专家也都谈得很好,我们中国的生活简直是日新月异。现在从欧洲回来的人总说那里好像几十年都不曾有什么变化,对比之下我们中国就是日新月异,昨天的你可能跟今天你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今天早上我起来看到新闻说,在旧金山召开了世界AI大会,此事震动全球。我也被震动到了,我在考虑让我的孩子去学人工智能,不学人工智能未来可能就像傻瓜一般,就像我们这辈人不懂电脑一样会落伍,这种科技革命带来的风暴是席卷全球的。


生活本身的变化,在我看来是对非遗保护的一个挑战。非遗项目化传承,每个项目的文化主体不是我们,我们是研究者,在座的管理工作者也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者,真正的传承主体是文化的承担者、实践者,是非遗项目的具体传承人。作为项目的文化主体,传承人有没有能力跟这个时代相融合?他有没有愿望跟这个时代相融合?刚才有位做纸笺的刘先生发言,明显的,他表现出对今天有些社会现象的忧虑,是不是?今天传承人也是分了好多种类型的。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传承人们,他们思想包袱不多,我们应不应该肯定他们身上这种甩开包袱大步往前走,积极融入现代生活,开拓创新的精神?未来中国的创造主体是他们,而不是在座的各位。可能在座的我们身上多少都带有一点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我还记得16年前我刚介入非遗保护工作的时候,那时专家学者圈内普遍流行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为什么要保护非遗?就是保存现状、抢救濒危,别谈什么现代化,别谈什么文创产业,别谈什么借用机器工业配合手工……


但今天你看,新时代以来我们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跳出了非遗去看非遗,越来越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综合社会治理工作融合到一起了。国家要搞脱贫攻战略,非遗立马跟上助力脱贫攻坚事业;国家搞乡村振兴,非遗立马跟上助力乡村振兴。现在浙江在做什么,叫“共同富裕”,我看未来非遗保护要跟上“共同富裕”这个新战略。非遗,特别是手工艺,该如何向社会释放这些个服务功能?国家越来越把优秀传统文化看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功能性存在,这种文化功能要在很多社会层面释放能量,对内解决社会问题,对外形成文化软实力。


当然是否允许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存在呢?当然要允许。因为生活再怎么变,主体还是人。人呢,他很多方面不太容易跟传统完全断裂,比如穿着西服也可以正常读四书五经,就这个道理。所以说技艺融入生活,我觉得应该改个说法,可以叫“技艺创造新生活”。光讲融入不行,一定要创造,要有引领性,非遗作为活着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主动引领时代的勇气的话,就一定会因为缺乏活力而被时代抛弃。


非遗要发挥引领性,我觉得第一要不断提升优化生产要素。如果还是过去那种全靠个人的手工技艺来生产,手艺人身处这么浮躁的时代,能干得过古人吗?我觉得干不过。当然不排除有极个别人他确实定力强,个人机遇也好,像甘而可大师那样能够做得比古人更好,但全国有几个甘大师?全国漆器行业有几千人,我看浮躁的人占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外部环境明显不如古人。现在老讲“择一业过一生”什么的,但有几个人有这个意识?所以我觉得传统手工艺要有意识地不断优化自己的生产要素,提升生产力,在效率上、产品质量上,以及这个产品个性化、特色化方面,要竞争得过工业化产品。说句实在话,我看现在很多传统手工艺产品反而不如工业化产品。


第二个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更新能力。文化更新能力就是一个创新意识,引领时代风尚的意识,特别是需要创造新的生活美学。非遗相关的产品很多不是今天的生活必需品了,它是一种生活点缀,一种工业化产品的补充。工业化产品的设计一定是顾及全球大市场的,通用性的设计就不能太个性化,太地域化和民族化,更不能太有宗教色彩。手工艺产品具个性化、艺术化、文化特色化、符号化,人们在吃饱喝足、生活安定了以后需要这些东西来丰富、美化自己的生活,彰显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价值。


今天大家不愿意提及数字技术在手工艺的制作方面已经有应用的事实了,像中国的木雕、石雕、玉雕、剪纸,哪一个雕刻行业没有数控雕刻机呢?AI技术也有可能到传统手工艺行业,比如之前有一家木雕公司搞了一次比赛,设计国风主题产品,让年轻人投票,结果获奖的几乎都是AI设计的,人工设计的全排在后面。我看了这结果也觉得吃惊,AI设计的效果图确实是超出人的想象力,思维的边界被打破了。人的想象其实很有限,所谓的设计也就是利用现有的产品改来改去,稍微变化一下而已。未来,AI设计会不会成为手工艺人的重要助手?先让AI做个设计,然后手工艺人再跟上调整,就是刚才那位科大讯飞的嘉宾说的“人机共创”。“人机共创”是否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学习、工作、生活的主流模式?我觉得很有可能。我得赶紧去学这个,比如要画画,我可能先让AI画一遍,但我也不能依赖它,我肯定要超越它,引导它,教会它,把它变成我的一个助手而不是主人。这就是说,让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人的主体性永远不能丢。刚才苏丹先生也提到这个技术哲学、技术伦理问题。


高新技术出来以后,是不是人就变成废物了,被甩出了。我想这种危机意识一定会成为未来几年的学术热点话题,就好像一个世纪以前大工业到来时代,产生了“劳动异化”问题的哲学反思和社会学批判一样。但是,时代总是朝着更高效、更便捷、更颠覆想象力的方向在发展,这是大的社会发展规律,不可逆转,这个形势对于我们整个的非遗保护工作产生了巨大压力。未来,可能三五年就能见到,这个压力比我们今天遇到的任何困难会更大,我们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吧。


但是,我在这里也很想安慰一下在座的手艺人,面对“人机共创”的可能性,作为自由的人总是可以选择的。我能不能够在时代发展的巨流当中停下来,仍然遵照老祖宗的教训,按照老祖宗传承的手艺,体现我的个性化劳动的自由和自主性?可以!我觉得现代化中国一定是能够带着多样性的文化一起向前走的。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口,文化那么厚,历史绵延不断,我们绝不可能跟某些小国那样文化单一、扁平。不管你怎么选择,一定会有你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有多大?就看你能力有多强。面向未来,学者做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也会有你的生活空间和话语空间,都会有!我觉得持不同的文化观念的人相互之间可以展开辩论,但首先是需要共存。


最后我要说,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扬弃了过去的文化保存、抢救的这种观念,正在热烈地拥抱现实和未来。“数字技术赋能非遗”的相关问题,我觉得不能着急地去给答案,让我们共同等待时间来给出合理答案。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微思想 邱春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