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观点|尚刚:工艺美术,设计与风貌
时间:2022-05-03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61      分享:

名家享受礼遇,佳作售价高昂,这令高端工艺美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于是,若干大师豪迈地宣称,今人的造诣已经超越往昔;一些专家兴奋地宣告,高端工艺美术已经走入繁荣。近年的成绩当然不容否认,而现实却依然忧患重重。仅在造作的层面,就有技艺的传承陷入窘境、作品的设计彷徨歧路。平心而论,高端工艺美术的现状远不理想,若无改变,前景也难光明。技艺的传承牵连着太多的因素,作为艺术史学人,能说的只有设计。


如果按从业者的身份划分,高端工艺美术不外两类,一为行业的,一为学院的。无论行业,抑或学院,都出现了一些杰出人物、精妙之作,其水准确实已臻百多年的高峰。可惜,这只是闪光的局部,工艺美术的整体仍有设计的痼疾缠绕。



行业内,设计的仿古风气弥漫,而所遵循的古典往往并不高明,乾隆风尤其常见。变异当然有,但大抵是将古代的造型、装饰因素生硬挪移、勉强拼凑。尽管还有若干人物立志创新,然而,其努力却时时引出破坏。比如,在优雅的青瓷表面,滥施形象丑陋的异色装饰,这种做法居然还在某个著名瓷区成为风尚。


学院里,则几乎成了标新立异的天下。大批工艺美术人物轻慢传统,竟以前卫艺术家自居,热衷转述时新而浅薄的观念,醉心传达躁动又迷离的情绪。他们不顾材料的特点,凭夹生的技艺,臆造出或粗重或诡异的物体。在一年来的南通工艺美术系列展上,这类既难以欣赏,又无法使用的作品占了不小的比例。


对于今世设计的乱象丛生,古代的管理经验似可借鉴。


夏商以来,中国的古代造作便分成官、民两大系统。尽管一些理论家奋力发掘民间之美,但更加优秀并能广泛影响当代、长久垂范后世的,大抵还是官府的佳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比材料精良、技艺超卓更重要的,自然是造型、装饰的美妙,而这种美妙便源于设计的高明。


尽管古代工艺美术文献今存无多,但有限的资料仍一再揭示着统治集团对官府造作的把控,不仅垄断优质原料、占有能工巧匠,还限定产品款式。限定的方法就是向作坊或个体垂示设计的范本,匠师的作为仅在依样制作。至于范本的设计者,则一律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比如,唐代的丝绸和金银器成就辉煌,这与其早期的主要设计者——初唐的窦师纶和王定有着直接关联。窦师纶出身关陇大族,世掌营造,王定乃书圣王羲之族裔,以“妙闲礼仪,尤擅丹青”,受命“起天下之图样,修国家之冠冕”。两人均名登《历代名画记》,而窦师纶的登名,还纯是为瑞锦、宫绫设计出著名的陵阳公样。正是由于这类文化人物主导设计,官府工艺美术的成就才有了根本。


如果把目光转向民间造作,最受推崇的莫过明式家具,其简静优美至今仍被尊为楷模。明式家具的典型是苏作,它出现在文风最盛的江南。文献不仅证实了它与园林、书房的关系,还保存下许多风雅之士的大量品评,甚至记录着他们参与、指导了明式家具的设计。江南的紫砂陶、竹木雕也声名远播,而其设计师兼制作人往往还具有士大夫、书画家的身份。



原始彩陶、商周青铜固然凝聚着无尽的艺术美妙,但那浓郁的图腾色彩、诡秘的庙堂气息,却使之难以融入今世的人间审美。真正能够令今人亲近的古代样式,还是充溢生活气息的唐锦、宋瓷、明式家具等等。不容忽略的是,它们的设计都与文化人物紧密关联。



古代的工艺美术已在提示,文化素养往往制约了设计的品质。可惜,几十年来,无论行业内还是学院里,文化素养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行业内的人物大多无缘系统的文化教育,尽管一两名家努力吸收,悉心体悟,以其美妙的设计、精纯的技艺,创造出足以传世的杰作。无奈个人的作为犹如杯水车薪,难改大局。学院的情形本该较好,可结果却令人失望。历经无数次的教学改革,伤害的主要是文化课,被压缩、遭革除。高等艺术教育已经蜕变,逐渐迫近职业训练。仅少数人物“光荣孤立”,与行业“高士”一道,以不同的风貌,艰辛守护着中国工艺美术的荣耀。至于大批师生,仅艳羡成名人物的风光,却不肯体验他们的甘苦,无心读书,漠视技艺,总盼望以莫名所以的奇形异制一鸣惊人。


其实,即令系统完整的文化教育,也不过是培育文化素养的初阶,深厚的素养非经历长年的学习、体味不可。单单深谙艺术史论、熟悉艺术经典远远不够,起码还该增添思想史、文学史。仅只中国传统远远不足,还必须有异域文明的滋养。


文化素养的修炼须经漫长的时日,因此,设计的改观无法靠培养人才遽尔奏效。若想在不长的时间内改变现状,或许应该借镜古代。由或公或私的机构出面,组织设计。礼聘既熟悉材料、理解技术,又具艺术才华、文化素养的人才从事设计,向有志锤炼精品的单位或个人提供蓝本。至于怎样的设计蓝本才配投入制作?又应一说。


中华文明的伟大,在于她既拥有世界上唯一连绵不断的传统,又能够与时俱进,融化吸收,持续发展。因此,凭空臆造、怪异出新悖离了传统,泥古不化、抄袭仿制又无法发展。两种做法,或其变异都不足取。艺术史反复证明,一切优秀的工艺美术品都深合传统精神,饱含时代特质。有心人都会发现,即令最受诟病的乾隆宫廷造作,也时见新意,哪怕带有“大清乾隆仿古”款的作品,尽管古意盎然,却并不恪守范本。


对于优秀的工艺美术设计,弘扬传统并非简单移用古典的造型、装饰、色彩,而应调动种种艺术手段,赋予其含蓄典雅的中华文化特质,充分展现时代风貌。说到风貌,除去设计,还应关心制作。离开了娴熟的技艺,设计再精妙,做出的也只能是残次品。特别应当提醒工艺美术专业的师生,既然从事工艺美术的创作和学习,就该恪守本分,必须苦心修炼技艺,力求精良,不能指望以立意的新奇遮掩技艺的缺憾。所幸,典范近在身边。仅学院内,还有林乐成、梁远、王亚雄等,他们依靠对材料的理解,凭借精纯的技艺,设计、制作着无愧传统、不负时代的杰作。倘若这样的人物能够成为从业者的表率,这样的创作逐渐演变为主流,中国的工艺美术才算繁荣,才有辉煌。


作者:尚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供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