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赏读 | 舞之壶 生命律动
时间:2025-10-23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0      分享: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总有一些令人惊艳的艺术碰撞。「舞之壶」紫砂组壶就是这样一组打破常规的作品——它将宜兴紫砂这一千年传统工艺与现代舞的自由精神完美融合,创造出六把"舞动的茶壶"。

图片


这组「紫金奖」获奖作品「舞之壶」作品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晓佑先生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潇笠制作,并由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华刻绘飞天佛手。

每一把壶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律动,壶身化作舞者躯干,壶把与壶钮成为伸展的肢体,六把壶六种舞姿,或舒展或蜷曲,或昂扬或内敛,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舞蹈画面。

图片

举杯痛饮 纵情歌舞

设计灵感源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但这组《舞之壶》给出了全新的诠释——将现代舞的流动感、力量感完美转化为紫砂语言。壶嘴的弧度、壶把的曲线、壶钮的姿态,无不经过精心推敲,既要保证实用功能,又要传达舞蹈韵律。

以茶代酒,以壶喻人。

六把舞动的壶,既是对"举杯痛饮、纵情歌舞"场景的再现,更是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

图片



多彩元皆空,曼舞伴曲终


多彩元皆空,曼舞伴曲终;

低眉思故人,抬眸迎劲风。

这四句题诗道出了作品的双重意蕴:一方面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庆祝,另一方面则是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哲学观照。

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紫砂“五色土”的特性,选用降坡泥、苏门答腊青、朱泥、黑泥、红泥、民国绿泥六种不同泥料,呼应“多彩”这一设计构思,让每把壶呈现独特的色彩。


图片
图片



生命之舞


《舞之壶》既遵循传统紫砂工艺的制作规范,又大胆突破传统紫砂器的造型桎梏,超越了普通茶器的实用范畴,成为能够引发观者思考的艺术作品。

当我们凝视这些舞动的壶,不禁会问:我们是否也如壶中舞者,在生活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是否能在欢庆之余,保持对时光流逝的清醒认知?

真正的艺术既能带来美的享受,又能引发深层思考;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唯有不断"舞动",跳出舒适区,才能迎着劲风,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壶之舞,既是欢庆之舞,也是生命之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作品参数

名称:舞之壶

容量: 100cc;190cc;350cc;420cc;80cc; 100cc

泥料:降坡泥;苏门答腊青;朱泥;黑泥;红泥;民国绿泥

                                      

「王潇笠(王晓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江南大学中国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王潇笠紫砂艺术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