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西泠先贤遗墨》淄砚线上展(六 结束篇)
时间:2022-04-0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7 分享:
写在连载结束之时
砚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重要的一部分。淄砚作为历史名砚,近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通过砚铭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文人共同创作,以完美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这一创新融合之举,必将在引领中华砚文化的发展方向上留下独特的历史印记。《西泠先贤遗墨》淄砚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更是对坚定文化自信的一次践行,对中国工艺美术同仁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可喜可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
本期艺术家
谢磊明 唐醉石 马公愚 贺天健
谢磊明(1884-1963)浙江温州人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名谢光,字烈珊,一字磊明,以字行。号玄三、磊庐,金石篆刻家。因出身于盐商家庭书香门第,故曾自号卖盐客,又因家住墨池坊,其居曰墨池居。喜收藏,金石书画、青铜玉器富甲浙南。学养广博,精篆书,善治印,以善作长款盛名于世,《西泠印社志稿》卷二中有传。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馆员,温州市文管会委员等职。有《磊庐印存》五集、《谢磊明篆书》、《磊明印玩》《月冷印谱》行世。



释文:我有三宝持而行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磊明谢光篆于磊庐。
宋坑淄砚:产地山东淄博
整理·镌刻:常宗林艺术工作室

唐醉石(1885-1969)湖南长沙人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原名源邺,字李侯、蒲佣,号醉龙、醉农、韭园、醉石、醉石山农、印匠、休景斋。工书法,精篆刻,善国画。书法得力于两周金石及秦刻石,隶书融会诸汉碑之长,书风静穆古雅。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印铸局技正所所长、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故宫博物院顾问,是西泠印社创社社员,东湖印社创社社长。存世有《醉石山农印稿》。



释文:西泠印社 胜迹留痕。
甲子春三月,醉石书耑。
宋坑淄砚:产地山东淄博
整理·镌刻:常宗林艺术工作室
马公愚(1890-1969)浙江温州人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著名教育家、书画家、篆刻家、金石研究家。曾祖昱中解元出身,公愚幼承家学,篆、隶、真、草,无一不精,素有“艺苑全才”之誉。先后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教授。建国后,上海中国画院聘为画师并上海金石篆刻研究社社务。著有《书法讲话》《书法史》《公愚印谱》《畊石簃杂著》《畊石簃墨痕》等。


释文: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马公愚。
宋坑淄砚:产地山东淄博
整理·镌刻:常宗林艺术工作室

贺天健(1891-1977)江苏无锡人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等。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画家、书法家。先后任教于南京艺专、上海美专,1950年起任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后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出版有《贺天健画集》《贺天健山水册》等,著《学山水画过程自述》。



释文:惜华春早起,爱月夜眠迟。辛未夏日,天健。
宋坑淄砚:产地山东淄博
整理·镌刻:常宗林艺术工作室
后记
《西泠先贤遗墨》淄砚线上展,是由西泠印社理事、山东财经大学艺术院院长范正红先生策划,由西泠印社、山东印社、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一次淄砚砚铭创作活动,本活动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华砚文化研究会的鼎立支持,得到了广大西泠艺术家的热切关注。在此我代表主办方向支持和关注本次活动的领导和艺术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144位西泠先贤遗墨淄砚作品,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次中华近现代艺术发展史的展示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这是淄砚和传统文化密切结合的一次探索实践,希望对砚文化发展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常宗林铭砚艺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