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章晴方:漆在现代之日用器——自然与时代
时间:2024-07-0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2      分享:

从古至今,日用器都是一个庞大的门类,因为涉及人们日常所用的各类功能物件,也成了手艺发挥作用的主要范畴。在现代漆艺之中,日用器依然重要,也较为容易接触到,所以我们“漆在现代”的部分,就首先从日用器开始。

案例1:虫形小盒——造型、材质与自然相似性的巧用


为大家带来的第一个案例,是手工艺术学院的同事,去年刚刚留校的刘宇老师本科时的毕业作品,非常经典的7个虫形小盒。每件都是刚好可以一手握住的大小,造型均基于昆虫的甲壳或腹部特征设计而成,通过巧妙又时尚的思维打磨,做出这套优雅与活泼兼具的作品。


如果向历史溯源,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漆香盒,但是在功能不受约束的今天,刘宇老师并未限定盒子的固定用途。不仅如此,他在设计说明时也进行了提示:“将珍惜之物装入这个微小的空间,是对物的尊重,精巧圆润的造型贴合手掌的弧度,与漆的温润一同产生触觉审美,盒的大小、重量与使用者形成亲密的关系。”不难看出,这组盒子作品的功能,与其说是盛装物品,不如说是引发人与物之间情感关系的感触和思考。


我们都知道,漆永远是37℃,无论是寒冬还是炎夏,它始终与你的体温一致,仿佛有生命,有呼吸。合手而捧是人类珍视物品的动作,而刚好一握的大小以及贴合手心的弧度,都更加方便了这小小盒子与我们的沟通。


离开这些情感与延伸,单从作品本身来品鉴,我们可以再次拿起那三把尺。


形制美——圆而非圆。皆是圆,却非冰冷机械的几何圆、人工圆,而是更契合大漆有生命、有温度的材质特征所选的类自然的圆,每一种都可以在自然界的昆虫之中找到原形,生动又精巧。

工艺美——有所继承,有所发展。虽然基本运用脱胎的成型方式,但每个盒子都选择了不同的工艺技法来装饰,素髹、撒粉、镶嵌、肌理……营造相对一致之中的丰富变化,乍一看并不繁复,细细观之颇为精巧。


材质美——类自然的灵动表达。无论是表面光泽、色彩选择还是厚贝、绿松石等镶嵌物的应用,都在展现漆艺之美的同时,还考虑到了与昆虫的相似度,严谨又巧妙。


我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可细节究竟为何?太细会腻,不够细又嫌粗糙。想要简洁不繁复,又颇有细节,是需要深入的思考与足够的审美修养来支撑,像这组作品一些盒子内外质感对比,素色面的微妙渐变等等,都是含蓄又出色的细节。


案例2:“上下”品牌的提盒——时尚与传统的结合


这件很时尚的贴蛋壳大漆提盒是“上下”品牌推出的产品。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品牌是否有所了解,这是一个专注高端时尚生活方式的品牌,其理念是将传统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美学相结合,产品范围涉及家具、首饰、服饰……可谓生活的方方面面。品牌的CEO及艺术总监蒋琼耳希望打造中国的“爱马仕”,在设计与制作上投入都很大,不仅把许多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门类和匠人都汇聚了起来,溯源寻根为其所用,而且在与时尚结合方面也很有国际视野。因此,这个品牌的产品都非常昂贵,基本都是走拍卖流程。


这个案例,旨在介绍传统手艺在时代之中发展的另外一种生存方式——与时尚结合的品牌化发展。传统手工艺的美早已被许多高端品牌及设计师所重视,而TA们推出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对象。以这个提盒为例,造型很明显来自于传统,但做了改良,整体更为简洁;通体贴蛋壳是非常耗费人工的,但是完成好就能营造这种具有一定肌理感的素白效果,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整个提盒看起来大方、时尚,简洁又不简单,是将繁复的工艺用巧妙的设计隐藏起来的结果,看上去很清爽不会疲劳,又有很高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这都是我们在思考自身创作的时候可以借鉴的方面。


案例3:系列作品二组——成组化及展陈气氛的重要


接下来要展示的两组与前两个案例相比,作品本身的成熟度并没有那么高,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优点——考虑到了成组化及展陈气氛,这是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的内容。


首先来看第一组。

这层层叠叠似某种塔型装置的,其实是一组叠放的托盘。据说作者朱钰霖的灵感来源是纳豆,但并没有做一个单独的小盘,或者相对独立的几件豆型作品,而是以纳豆的造型为基础,做了大小不同的组盘。平时可叠放,亦可分别拿下来供多人使用,这是基于功能的设计思考;同时,作为展示性作品,这组盘其实可以依据具体展陈的空间、气质甚至到展台的形状来调整展示方式,给出更为灵活、丰富的展陈可能。


一个豆形盘本身并不具备太强的说服力,但是当作者做了一组豆形盘,那么无论如何摆放,都会形成属于作者本人的独特语言。而这个时候观者也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来观察作品,例如叠放时从侧面看,可以看到线条的细微变化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从顶面则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带来的丰富层次,仿佛层层的涟漪。


展示永远形成的都是立体、多维的视野,成组化的作品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展厅内观者们不可控制的观赏视角。


为什么说这是很重要的思考呢?因为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设计师来说,展示呈现本就是作品的一部分,是需要慎重考量的一环。像这样成组化的作品,一方面可以进行简单设计语言的变化与强化,达到单个作品无法达成的效果;同时,也在展示时更为灵活变通,甚至能更好地体现个人能力。

再看另一组案例。


这是一个名叫曾彧的女生的本科毕业作品,其实就大漆技艺本身来说,做得很简单,很初级,并非多么高超华丽。但是因为她的作品是整组而非单件,所以其设计思维与能力也是需要整体观察和评判的。


首先她进行了一整套茶具的设计,不仅有杯子,还有花器与盛装器具的提盒。小巧、简洁的器具与可开合的盛装盒一起,构成了很有节奏的组合。同时她进行了大漆与竹编工艺的结合,让整组作品在视觉上多了一些细节,也很符合当代人对于文雅气质的理解。


可以不夸张地说,若非这样成组的构造,这每一件单独的器物拿出来都非常普通,造型普通、工艺普通,但是组合在一起却营造出了宜人的氛围。

而这其实也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在制作日用器的时候,考虑到市场接受度与成本等因素,不可能每件产品都按照博物馆收藏级别去制作,那么如何构思一件普通的日用器,又如何来呈现它的气质与价值呢?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思路——成组化的设计,以及氛围营造得体的陈列。


很多时候,人们在消费传统手工艺品的时候,购买的其实主要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和雅致的氛围,所以,如何将这些特质呈现出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要点。


今天选择的这几组日用器的案例各不相同,但都是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典型,同时也都在不同层面体现出传统手工艺之中非常重要的自然气质。无论是源自自然物的造型,体现出自然气息的材质效果,还是亲近自然的悠然展陈气质,都有着相通的内核——呈现手艺自然之美。事实上,即便是在科技化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亲近自然依然是人类的本能,而展现自然魅力是手艺之于科技造物而言很大的优势,也是我们可以细细琢磨之处。



章晴方,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非遗研培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