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夏燕靖: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一)
时间:2024-04-1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0      分享:
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题引导下,高校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审美素质教育,尤其是后者可谓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其核心在于塑造出“美”的人,以“美”引导人性向“善”。依此而论,高校美育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是“真”“善”“美”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故围绕以课程实施高校美育的必要性及课程开发任务、高校美育课程类别划分及课程设置、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设想三个主题,论述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素质养成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阐明将美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这一系统中的现实意义。
美育不仅与人的素质教育紧密相连,更与艺术审美相辅相成,它们都是人性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开展美育工作,特别是高校在推动美育课程建设时,应当更加注重教学的包容性、艺术表现性以及人格塑造,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情操修养。所以,在高校美育课程设计上需要促进美育与德育、美育与艺术、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这是高校美育课程最为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设定的目标。美育具有激发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而美育课程更以人的审美想象力为出发点,拓展人的心智和创新思维。由此可言,美育课程在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践行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
 一、以课程实施高校美育的必要性及课程开发任务
(一)美育课程是实施美育工程的主要途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于1990年在他80寿辰聚会上所讲述的十六字箴言。对推动美育工作的高校课程理念而言,这十六字箴言很有启迪意义,其任务核心点就在于塑造出美的人性,以“美”引导人性向“善”之本。因此可以说,美育是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一方面,它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发挥,即右脑机能得以充分地开发;另一方面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推动学生整体素养潜能的开发。因而,美育可以说是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是“真”“善”“美”教育理念全面贯彻的重要支点。从课程教学角度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美育工作,其重点必然涉及美育课程的开发,必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高校特点设计出不同学程、不同层次的美育课程。此外还要考虑到美育课程的不同类型,因为过于单一的美育课程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这项课程设计必须遵循多维度、多元化的原则。唯有完善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化与专业化教学程序的设计,才能确定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课程中的相应位置,才能改变以往长期存在的美育只处于学校教育边缘的现象。
通过完善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策略,确定相应课时量以及教学方案来推动高校美育工作是合理且可行的举措,因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课程乃是育人工作的重点,教师自然是教学的主体,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完成知识传递及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将美育课程化,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并给予相应的课时保障,遵循教学规律,应该是推进高校美育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将美育课程放置于什么样的位置,是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还是研究课程,不能简单化、概念化地归类,这是一个教学规律的问题,必须依据不同的学程阶段,将美育课程分模块化,为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美育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之初就按照课程的性质确定好是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还是研究课程。只有既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又遵循教学规律,最终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实效。
进言之,从教育科学规律来说,如果没有具体课程的实体教学,那么,高校美育就会沦为空中楼阁,落不到实处。当然,这里所说的美育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一门课,而应该是一个课程群,是由多门课程共同构建的美育课程体系。并且,设计相对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其前提是明确高校美育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理念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要求。具体来说,高校美育课程的设置应与整个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应将美育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三个部分,并视这三大部分为共同实现高校美育教化目标的有机整体;此外,高校在推动美育课程建设时,应具体明确培养定位、课程门数、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应用取向,从而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评估基准,同时设计出一套有效且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其中还要包括显性和隐性的课程配套措施。
(二)美育课程的开发
1.美育课程的内容组合
在高校美育课程的推进中,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发。这里必须明确,美育课程绝对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课程,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美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并非简单地将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美术和设计等艺术门类的专业课程罗列进美育课程,而是要打通各艺术门类,以艺术审美体验为核心,进行综合性审美素养教育内容的精心设计。如果不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高校美育课程不仅可能扰乱已有的艺术教育教学规律与课程体系,更可能出现美育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的情况,从而损害美育的整体教育效果,使美育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如果出现重叠性课程设置,不仅教学内容没有差异化,而且也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高校美育课程应着重于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情感教育和审美鉴赏,同时以艺术教育为基础,深度融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最终形成一套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且具有综合特性的美育课程体系。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当下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深厚的学术支持。一方面,艺术学学科专业的日益成熟为美育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在具体门类艺术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既注重史论评与艺术鉴赏的综合素养教学,又强调交叉理论、应用理论与各一级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性;另一方面,艺术学学科专业在推动文艺服务于社会的应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提升与普及优势,并且逐步形成了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深度融合,这种趋势也与新文科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这些都是有效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并为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这两方面已经得到教育界、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共识,也为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推进以及课程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发上,还需要明确美育的基本特征:首先,美育从宏观上理解,是审美教育,本质上属于情感教育,即以美的情感陶冶人,感染人,使人的灵魂得以升华。诚如蔡元培所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蔡元培的论述就指出了美育的情感性特征。归纳来说,美育更应该体现出一个人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表达力)。其次,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美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进行的审美养成,即运用各种艺术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浸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因此,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审美认知能力为最终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渐实现人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将更多的艺术素养教育内容融入美育课程之中,实现思想化和知识化的美育提升。
高校美育课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实践性,美育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美育的深入发展。因此,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多样化的管理,以确保理论与实践同步推进。在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上,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的各种美育活动,感受艺术美的存在,理解美的内涵,察觉美的丰富性,最终发现美的力量。“艺术赋能乡村”如今成为许多高校开展美育活动的特色体验,那么,“乡村美育”究竟如何发挥特色呢?可以通过师生与乡民互相传授艺术技艺等方式,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营造乡村艺术氛围。使高校艺术力量真切参与乡村环境美化、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以艺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乡村美育”已不再局限于乡村环境外观的美化,而是朝着更深层次发展,着力提升民众审美与情感上的自我修养与认知。美育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上,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外出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体会劳动美。这样的美育课程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和认识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素质、鼓舞学生在各个方面自信自强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实,关于美育体验问题,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外学者就有许多探讨。例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有很多关于美育的阐述,他主张通过从“艺术人生化”到“人生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和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路径。在书中宗白华集中探讨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借引《乐记》中《乐象》篇,赞美音乐“清明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他将音乐与天地宇宙的构造相结合,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于音乐美育意义的认可与推崇。他认为音乐能够表现宇宙和人类社会生活,音乐内容之“德”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提出“音乐这门艺术可以备于人的一身,无待外求。所以在人群生活中发展得最早,在生活里的势力和影响也最大”。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可称得上是一部倡导美育的启蒙书,他是继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之后又一代美学家的代表。他的美学、美育不同于西方的知识体系,也不是只停留在理论阐述的层面上,而是将审美与人生实践融合,积极倡导艺术人生观,致力于审美人格的培育。
又如,《艺术即体验:我要让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的代表作,该书着重讨论了经验自然主义美学理论,强调艺术体验之于认知审美的重要性,认为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割裂的关系,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此,杜威认为艺术审美教育以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为中心,强调艺术应该能被所有人感受到并参与其中,提出“艺术是典礼和仪式的延伸,通过共同纪念的方式,将人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和场景结合起来的力量”。联系到当今高校美育来看,重视美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力的提升。参观美术馆与博物馆,观看戏剧演出和舞蹈表演,听音乐会,观看民族民间艺术表演,体验国画、油画、陶艺的创作。开展这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可说是现实之举。高校可以依据学校属地的艺术资源开展各种美育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与审美能力,这也是美育课程获得支撑的基础,更是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2.美育课程实施的相关因素
从严格意义上说,以课程实施美育的要点是遵循教学规律、课程教学标准、艺术特殊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落实到具体课程实施上,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使美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换言之,在高校美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教育部对新文科提出的要求,真正践行“新导向”“新融合”“新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新文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思想落实在美育课程上,构筑起“突出知识”“强调方法”“重视情感”的三位一体美育课程教学体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美育的基本规律,做到将美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将审美体验与情感认知有机融合,将美育实施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将艺术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将课程美育与因材施教有机组合。
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美育课程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各个学校自身的性质、教学资源、师资条件、学生素养等相关问题。换言之,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既要强调审美的时代性,将新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导向、审美对象、情感特征等都纳入高校美育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又要尊重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而高校美育课程的推动要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过于理想化,要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不至于让美育课程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各地高校美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必然与当地艺术教育的整体状态紧密联系,这一点必须高度重视。应考虑到学校属地艺术教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发展状况,是先进,还是处于中等水平或起步阶段,这决定着美育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效性。当然,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在什么阶段开设通识性美育课程,什么阶段开设参与美育的实践性课程,什么阶段开设研究性美育课程等,这是构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必然需要综合考虑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问题。
此外,在高校美育课程推进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构建美育交流互通的平台。这一平台不是单一的课程体系,而是一种融课程资源、艺术活动、研究项目等为一体的美育平台,它可以调动多方面的美育资源,实现以美育教学为主导的资源共享。
其二是优化美育课程教学与课程管理方法。美育课程并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美育课程教学只是主体,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多维度配合与跟进。我们需要认识到,美育不但在课堂上,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因而美育课程也要考虑由单一到多面向的全面转变,改变美育课程单一化的状况,使之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
其三是明确美育课程的综合性特征。美育课程应基于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原则,课程的设计离不开美学、艺术学及文化史学等大学科的概念。确保其开放性、包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美育学刊

(上述文字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