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殷薇 郑庆伟:基于建筑结构形态分析的服装造型研究
时间:2024-04-1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3      分享:

纵观历史舞台,服装与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两个领域互动渗透、相互影响。本文结合文献调查和受建筑启发的现代服装设计个案,分析服装与建筑之间的异同,探讨建筑对服装设计造型的启发,将运用建筑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中的建筑结构形态类型归纳为:立体几何结构形态、重复性结构形态和独立空间形态三个方面,为建筑风格的服装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

21世纪初,服饰文化研究进入跨学科研究领域。服饰文化研究整合了历史、美学、心理学、文化研究、商业研究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的许多科学领域。传统上原本泾渭分明的艺术形态界限也变得模糊,相互交织在一起。其中最有趣的领域之一是建筑和服装之间的互相交融。许多国内外学者和设计师在此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正如黑格尔的哲学著作《美学》中所写:“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服装是流动的建筑”。事实上,从服装与建筑的最初形态来看,它们分别具有的“衣”和“住”的功能都是为了保护人体,这种相似关系,使得服装和建筑之间存在基本的共性:即蔽护与容纳身体①。

服装在材料和造型方面与建筑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如果建筑决定了空间是如何体验的,那么服装就是设计一个空间来区分身体和外部世界。建筑师玛丽·麦克里奥德(Mary McLeod)认识到建筑和服装共享有关结构、形态、材料、工艺等相同概念的词汇,现代设计中共享的语言词汇可以在服装和建筑之间进行沟通②。英国学者何塞·图尼森(José Teunissen)在《艺术与时尚:皮肤和衣服之间》一书中,认为服装与建筑两个领域都着重关注身体、内部、外部的关系和空间的处理③。当今的服装设计师和建筑师有着很多共同的词语和类似的造型技巧,为了创新设计,很多服装设计师正在试图利用建筑物上的坚硬材质来达到日益复杂的形状④。

图5  服装面料肌理与建筑表层肌理结构

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在2018年以“建筑”为主题,在秋冬巴黎高定时装周发布的高定系列,用充满韵律感的服装造型诠释“服装是行走的建筑”,将服装面料打造成具有建筑设计美感的作品,除了结构和肌理之外,建筑元素中图案的运用,也强调了两个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说过:“艺术、时尚与建筑永远都是相通的。”她也曾设计了比利时大都会芭蕾舞剧的服装,路易威登箱包等作品。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21世纪以跨领域而著称的时装设计师,他时常使自己置身于服装、建筑、科技之中,汲取建筑设计的灵感,运用建筑元素追求不同寻常的服装设计,拉近了服装和建筑的距离。德国服装设计师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也曾以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与周围的建筑在夜空中交相辉映的美景为灵感,在服装上重现了这一景象。荷兰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汲取哥特式建筑的灵感,在2012年的“Micro”系列设计作品中演绎了建筑与服装的共性。华裔设计师玛莎玛(Masha Ma)从苏州博物馆建筑获得灵感,通过探索结构、面料、色彩等方面的融合,将中国建筑元素与服装完美结合在其设计的2015秋冬服装系列。希腊建筑师维多利亚·莱特拉(Viktoria Lytra)创作了一组探索建筑与服装之间关系和互动的图像,来研究它们之间的艺术相关性,从而发现建筑与服装的艺术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二、建筑与服装

1.建筑和服装的差异性

21世纪有一些学者认为建筑和服装是具有相反的艺术特征:功能与装饰、经典与短暂等⑤。作为设计的一个领域,服装常与幻想联系在一起,而建筑则与功能主义联系在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服装与建筑相比,服装的影响力和保存的实物相对单薄。在设计领域,服装也一直被认为相对缺乏研究的深度与高度;在社会史和艺术史上也只是相对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通过缝合可以使服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立体空间用于包裹身体。如果把衣服看成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那么这个空间就具有高度、厚度、宽度,但这个空间容量较小,一般只容纳一个人,所占有的体积也比较小,空间显得比较轻薄与柔软。服装的空间是动态的,会伴随着人体的活动,空间发生变化,形成服装本身的空间和氛围。服装的装饰功能尤为突出,会随着流行趋势变化而迅速更迭;而建筑可以是封闭式也可以是开放式的空间,所占有的体积比较大,能容纳多人,容身的空间较大,空间厚重而坚硬,建筑的空间是静止的,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的影响,反而更容易成就经典。建筑的保护功能相对比较强大,其内部空间是空间设计的核心部分。

2.建筑和服装的共性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服装与建筑具有同等地位,它们都归属于设计艺术类学科,都推崇三维思维形态,都着重于空间的设计,都对人体起着保护作用⑥⑦。包括英国心理学家约翰·卡尔·弗吕格尔(John Carl Flügel)在内的许多学者都从包裹身体和为身体提供空间的角度对服装和建筑进行了比较。约翰·卡尔·弗吕格尔(John Carl Flügel)在《服装心理学》一书中将服装比喻成房子,因为它们一样具有保护功能,不同处在于服装更接近身体并由身体支撑,并且服装是便携式的。同样地,康奈尔大学苏珊·华京斯(Susan M. Watkins)教授在《服装:便携式环境》一书中认为服装是最亲密的环境。

服装设计通过面料创造空间,经常被比作建筑。华裔服装设计师邓姚莉(Yeohlee Teng)谈及建筑与服装的关系:“建筑和服装都在空间上围绕着身体,服装比建筑更接近身体,所以被称为亲密的建筑”⑧。此外,川久保玲(ReiKawakubo)将自己的设计准则归纳为:“服装就像建筑一样,本质上是空间的组织”⑨。尽管服装和建筑是不同的领域,但它们有很多共同点,作为第二层皮肤的服装与第三层皮肤的建筑有着共同的特征,都围绕着空间进行设计。虽然有空间大小之分,但无论大小,这两个领域的焦点都是从身体开始的。服装和建筑都提供了一种保护和覆盖身体的方式,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其设计都是符合时代需求与审美的时代文化产物的一部分。服装与身体的关系就像居民与建筑物的关系一样互相依存。

服装和建筑的起源都是源于人类内在的需求,它们都体现着人类行为的最初形式,将基本的想法在脑海里形成观点,并通过实践将其转换为具体对象。作为历史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服装和建筑是人类创造性产品,经济文化条件直接影响服装和建筑的发展,也都能代表地区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如果服装和建筑的共性可以视作它们两者共生的土壤,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所构成的间隙就是两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方向。

图6  阿姆斯特丹设计师(Jolka Wiens)2012年作品;图7  服装品牌不三不四(Three As Four)2022秋冬高定系列;图8  荷兰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2017春夏作品;图9  荷兰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2017春夏作品 美国芝加哥艾克瓦大厦(Aqua Tower);图10  汤姆·布朗(Thom Browne)2014春夏系列 曼努埃尔·吉亚·冈萨雷斯医院(Manuel Gea Gonzalez Hospital)

3.建筑与服装的相互融合

服装与建筑自古以来就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为身体提供“居所”的功能,都蕴藏着对艺术的诉求。例如,在古希腊建筑中,Caryatid(女像柱)是一个以站立的女性形象命名的柱子,最著名的Caryatids位于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古希腊建筑的柱子反映了Chiton(是一种系在肩膀上的束腰外衣,古希腊和罗马的男性和女性都穿着的服装)的褶皱和圆柱体形态。事实上,Chiton这个名字来源于多立克式和爱奥尼式建筑。中世纪的极端垂直会同时在哥特式服装和建筑中看到,复杂、多装饰、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都同时会出现在服装和建筑上。随着新的工业技术的出现和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服装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观察17世纪初到18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时期的服装与建筑,会发现它们都具有夸张的视觉效果,并用布料等装饰物进行大量堆砌,大而圆的裙摆、繁复华丽的装饰与同时期的建筑特点非常相似,都体现着过度装饰和富丽堂皇的艺术特征。在这一时期,建筑材料和钢结构的发展减少了建造材料的数量,促使了轻型和开放式建筑空间的出现。此情况同样影响着服装,金属丝的出现为支撑大型圆顶形裙子和多层厚重衬裙提供了解决方案。

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流行的自然元素和曲线联系起来形成了有机的曲线风格,对建筑师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和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的建筑设计影响深远,也给服装设计师保罗·波烈(Paul Poiret)带来了设计灵感,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波浪形曲线等元素。到了20世纪初期和中期,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装饰从服装和建筑中消失,形状变得更加简单,结构变得更加暴露。这种趋势在荷兰建筑师J.J.P.奥德(J.J.P.Oud)和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也在法国服装设计师夏奈尔(Chanel)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服装设计中十分明显。这段时期,服装设计开始真正地从建筑设计中借鉴设计元素,即现代设计师开始有意识地将“建筑风”运用到服装设计中⑩。在我国20世纪末“建筑风”这一概念来自于包铭新教授,他在《时装鉴赏艺术》中概括了“建筑风”服装的定义⑪。

三、服装设计中的建筑结构类型

“建筑风”的服装设计师专注于用建筑的方式解决服装设计中的空间和结构问题,因此,他们的设计表现方式更像建筑师而不是服装设计师。通过分析以往“建筑风”的服装设计案例,可以将服装设计中的建筑结构形态类型分为:立体几何结构形态、重复性结构形态和独立空间形态,来研究构成“建筑风”服装造型的方法。

1.立体几何结构形态

在建筑风格的服装设计中,立体几何经常被用来表达三维结构中的抽象形态。立体几何形态是建筑风格服装构成的基石,不遵循大规模生产模式,与人体无关的立体几何形态是以形式主义为核心的设计方法,将服饰结构还原为简单的立体几何形状,有别于基于人体解剖学上的曲线几何形状制成的服装,穿在人身上会突出立体感,身体与衣服之间存有大量的空间,在服装的材质、重力等作用下,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状,变成包围身体的三维形态,来隐藏原本的身体轮廓,打造建筑般的造型。换句话说,建筑风格的服装设计经常将服装的结构简化为简单的立体几何形状,与传统的基于人体解剖学曲线以外的几何形状制成的服装不同,在穿在身上时,空间感加强,能展现出具有建筑风格特征的硬挺与凝固之美。郭培以“建筑”为主题,在2018年秋冬巴黎高定时装周上,将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中最有代表性的尖形塔、拱形顶、圆弧窗等经典的建筑融入到服装的廓形设计中,巧妙地表现在服装结构上(图1)。法国品牌巴尔曼(Balmain)的2019春夏高级订制系列通过立体几何形态的运用,处处透露着建筑的硬挺廓形(图2)。瑞克·欧文斯(Rick Owens)的2024春夏系列,运用建筑几何架构,在肩部、袖子、口袋等部位,塑造了立体几何结构形态(图3)。渡边淳弥(Junya Watanabe)在2024春夏系列服装中融入了建筑的立体层面元素,全系列展现着丰富的立体几何造型,螺旋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营造出的大廓形让服装极富多元化特点(图4)。

图11  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Heydar Aliyev Center);图12诺亚·拉维夫(Noa Raviv ) 2014年的作品;图13  卢浮宫金字塔(Louvre Pyramid);图14  加勒斯·普(Gareth Pugh),2007春夏系列;图15  加勒斯·普(Gareth Pugh),2021年的作品“The Reconstruction”

2.重复性结构形态

建筑设计师常利用重复性结构形态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效果。重复的条件可以是单元结构的重复或者是间距的重复。在建筑设计中点、线、面、体等元素之间距离可以不同,但元素的形状相同。反之,也可以是形状不同,距离间隔相同。一个建筑物视觉效果是否具有冲击力,重复性结构形态的运用起着决定性作用。重复性结构形态规模的大小,形状的变化,重复的频率等都直接影响最终的建筑形态。服装设计中重复性结构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服装面料肌理再造,可以使服装面料呈现出与建筑表层肌理结构相似的肌理效果。运用旋转、镂空、剪切、堆积等工艺手法对面料进行重塑,3D打印技术的发展能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实现面料肌理,形成面料自身重复性结构形态,来打造服装外部表层空间形态(图5);另一类是,服装廓形创新表达。廓形设计可以直观体现服装款式风格,将建筑造型中重复性结构形态运用到服装整体廓形或者以服装局部作为出发点,来突破常规的服装廓形。阿姆斯特丹设计师(Jolka Wiens)2012年运用激光切割技术将平面的氯丁橡胶面料进行切割,穿于人体后,受到身体及运动的影响,会不断改变造型的视觉效果,创造出建筑般的极简主义外观(图6)。服装品牌不三不四(Three As Four)的2022年秋冬高定系列,采用Connex3 3D的打印机制作服装,线、面元素的重复旋转、堆砌,使服装呈现夸张的廓形及建筑般凝固的美(图7)。荷兰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在2017春夏(图8)和2019年春夏所发布的作品在服装面料结构上采用了与美国芝加哥的艾克瓦大厦(Aqua Tower)的表层结构相似的肌理(图9)。汤姆·布朗(Thom Browne)的2014春夏系列与墨西哥的曼努埃尔·吉亚·冈萨雷斯医院(Manuel Gea Gonzalez Hospital)的外立面有相似的肌理,因为外立面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变得与众不同(图10)。

3.独立空间形态

独立空间形态是建筑风格服装设计的一种类型,与立体几何结构形态不同之处在于,独立空间形态更注重塑造服装的外部空间,通过随机的分割、排列、复制,组成多种不规则立体形态,形成意想不到的组合,表现出无定形的抽象设计,产生新的服装外部独立空间,在穿着者和观看者之间创造距离。也就是说,通过增加服装的外部空间来体现建筑特点,增强服装的立体感,使服装设计造型摆脱人体结构带来的束缚。在需要运用建筑语言从服装造型和裁剪角度来表达服装的空间造型时,可以通过立体裁剪训练和对建筑形态的理解来实现。在服装设计领域,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罗伯托·卡普奇(Roberto Capucci)和吉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é)等出身于建筑师的服装设计师们,根据建筑原理进行设计,而不是遵循剪裁规则。他们的设计通过重新分配人体比例的体积和结构,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外观,从平面形式扩展出复杂的三维形态。以色列服装设计师诺亚·拉维夫(Noa Raviv)2014年使用网格图案和3D打印制作服装,局部起伏的服装形成外凸的独立空间,造型相似于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的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Heydar Aliyev Center)(图11-12)。英国设计师加勒斯·普(Gareth Pugh)2007年春夏系列作品的造型与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Louvre Pyramid)相似,服装在人体外部形成了独立空间形态(图13-14),此外,其2021年发布的作品“The Reconstruction”更是体现了服装与建筑的融合(图15)。

四、结语

一件衣服或一座建筑作为一件艺术品脱颖而出,或者具有艺术灵感根源,大都离不开具有突破常规的造型。服装和建筑共享的大多数技术都应用于空间设计或表层结构设计,或两者兼而有之。尤其是在今天,当数字设计和造型方法突破了欧几里得几何学时,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服装造型都已开启了广泛的探索。建筑师将服装设计的经验应用到建筑领域,服装设计师不断为独创设计参考建筑的材料和方法。这种互动进一步加速了两者之间的融合。从研究服装与建筑关系的论文和设计作品的增加,可以看出人们对服装与建筑互动的关注度在增加。

本研究通过分析建筑风格的服装设计在处理空间和结构等问题时采用的建筑结构形态类型,从立体几何结构形态、重复性结构形态和独立空间形态3个方面进行研究,归纳建筑和服装在包裹身体、为身体提供空间等方面蕴含的共同点。一方面,服装从建筑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廓形、面料、图案形状、表现形式等,将服装变成了“可穿戴的建筑”。另一方面,服装中的传统造型方法也启发着建筑师应用于建筑的表层空间设计或风格设计上。服装与建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的异同带动了两个领域的交融与促进。服装和建筑正在学科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来超越各自领域的传统思维。

殷薇,闽江学院副教授。

郑庆伟,闽江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雕塑系副主任,雕塑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雕塑杂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