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资讯
展览 | “禅心绣悦”佛教刺绣展启幕
时间:2025-08-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0      分享:

近日,“禅心绣悦”佛教刺绣艺术展在和合美术馆拉开帷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带领团队,以针线为媒,串联起从敦煌石窟到江南水乡的佛教刺绣千年脉络。展览既呈现了刺绣“庄严中见灵秀”的艺术特质,更通过八代人的接力传承,让这门承载信仰与匠心的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生。


图片

一、千年流传

佛教刺绣是中国刺绣中极具精神性的分支,其源头可追溯至西北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北魏时期刺绣珍品。这些与佛经、造像共生的绣作,以丝线凝结信仰的庄严,将佛国意象与人文巧思融于丝绢,成为早期佛教艺术与刺绣技艺结合的见证。

这份文脉随丝路东传,在江南留下清晰足迹。北宋虎丘塔出土的绣经包皮(现藏苏州博物馆)便是生动例证——这件遗存虽仅见半朵莲花绣纹,却以细腻针脚传递出佛教“莲华不染”的意象,成为佛教刺绣与江南审美交融的早期实物。如今,当佛教刺绣走进和合美术馆,这座和合包容的典雅空间,为古老技艺提供了与当代对话的全新场域。

图片

二、守正创新,让文脉在传承中生长

“传承不是复刻过去,是让每一代人都能在针线里接上文化的气脉。”邹英姿的这句话,道出了团队的坚守。从30后到00后,八代匠人以“心承禅意、技传文脉”为核心,让佛教刺绣的精神与技艺代代相续。

老一辈匠人(30后至60后)是传统的守护者。他们深耕佛教刺绣与信仰、生活的联结,或专注复原敦煌佛教绣作的古朴神韵,或将莲花、梵文等意象融入日常绣品,以“稳手静心”的理念,为后辈埋下敬畏传统的种子。

年轻一代(70后至00后)则在创新中延续内核。他们在前辈传授的传统针法基础上,尝试将佛教意象与现代审美结合——或选取更贴近当下生活的题材,或探索与新载体的融合,让古老技艺既守得住根,又接得上当下的生活气息。

图片

三、展陈亮点:古今绣作共述信仰与匠心

展厅内,佛教刺绣的“古意”与“新韵”形成动人对话:

- 复刻展区:邹英姿团队历时数年复原的敦煌佛教刺绣珍品,再现了隋唐时期的庄严气象,让观众触摸千年之前的信仰温度,与和合文化形成跨时空呼应。

-创新展区:既有延续江南灵秀风格的苏绣佛教题材作品,也有融合敦煌与江南刺绣特质的新创之作,于针脚间藏大漠沉厚与水乡空灵;年轻匠人的作品则更显活力,在传统意象中注入青春视角,让佛教刺绣的当代表达更易被年轻观众感知。正如邹英姿所说:“八代人的接力,绣的不只是图案,更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敬畏与心灵力量。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邹英姿刺绣艺术馆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