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资讯
展评 | 张泽珣:理性回归——新理性主义雕塑
时间:2023-03-1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42      分享:


2020年胥建国先生在“艺术中国”发表了“新理性主义雕塑的理性思辨与文化自觉”,这是他二十多年面对当代世界艺术发展趋势和中国雕塑进展状况做出深刻思考后提出的一个理念。从近20年对中国雕塑发展考察,一种多元的不规则的发展趋势很明显带出艺术家们理性的创作思维方式,这种创作思维方式的产生主要源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国力强盛和文化自信。艺术家们经过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更新和探索,对处于时代经济、技术、政治关系和国际环境的关心,雕塑作品显现出多面性不均衡发展特性的创作思维,胥先生称其核心理念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新理性主义雕塑”。这一理念的提出标示着中国当代雕塑在全球视域下对本土雕塑做出的理性思考。

20世纪初西方学术东渐后如何保留民族文化的问题,始终是中国雕塑教育者和创作者不懈探讨的课题。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力量。在这样背景下,艺术家们的创作意识都反映出对本土文化的自觉,因而探索具有博大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追求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担当和责任。


胥建国《和而不同》花岗岩 3米x3米x1.2米 2012年 芜湖

胥建国先生2012年创作的雕塑《和而不同》正是基于这种责任对中国传统文化“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进行的诠释,作品是作者对中西文化冲突和跨文化传通的深刻思考。世界上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地理空间、历史时间和某些偶然的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人类文化在不断的交流中使其丰富多彩,形成了多元、包容、互补和互动合作的格局。雕塑《和而不同》或许是以“和为贵”为基础的“和而不同”原则,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

胥建国先生提出“新理性主义雕塑理念,超越了雕塑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跨越了不同地域、学派、风格,以及各种具有探索性的个人或群体对雕塑的多样诠释,它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结合当代艺术发展理念和动向,在深层次上探求了当下中国雕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见“艺术中国”2020胥建国文)。新理性主义雕塑体现在中国当代雕塑造型形态中蕴含的多元创作思维方式,它不是对西方写实主义的简单接受,也不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诸流派的表象模仿,它们展示出一个很明显的艺术特征就是塑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精神,并在创作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与文化自觉。胥先生的雕塑《玄门》、《大道至简》等,是作者在全球文化视域下对本土雕塑在艺术创作上的研究贡献。

胥建国《玄门》耐侯钢和不锈钢 9米x4米x3米 2019年 漳州

胥先生是一位学者艺术家,他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都深刻地反映出他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又自然流露出艺术家的人文关怀,是新理性主义雕塑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与实践开拓者。

2023年2月,胥建国先生策划的由60位艺术家参加的“尚境 · 新理性主义雕塑作品展”在线上推出,这一举措可以看作是他将新理性主义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参展作品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当代雕塑家的文化自觉和科学理性精神,题材内容反映出当代中国雕塑家对个人、社会和历史的高水平思考,探讨了民族精神,展示了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彰显出雕塑家更加独立的理性思辨,以及在多元的、跨文化交流中寻找自我的研究创作方向,不仅希望能复兴过去的物质文化,而且努力将历史和现代生活的连续性重新建立起来。新理性主义雕塑是与不同时代的特定生活相关联,在中国雕塑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时期各种雕塑必然会在人类的生活中留下“记忆储藏”的片断。这些存在于人们心中的“集体记忆”使雕塑家们不断挖掘永恒的艺术生命价值,并生产出富有新意又兼具历史感的雕塑作品。

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意大利,这一新理性主义建筑思潮与后现代主义同时兴起。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新理性主义被部分地介绍到国内,新理性主义把城市建筑、历史人文以及现代技术相结合。这样的思维对于同样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雕塑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雕塑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与之不同的是,胥先生提出的新理性主义是以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为基础,并尝试寻找出新理性主义雕塑的中国模式,这是付诸大量艺术实践后的创想与理论架构。

胥建国《大道至简》锻铜 7米x7米x10米 2017年 潍坊

此次展览展示了雕塑家们丰厚的东西文化艺术知识,使他们拥有世界文化艺术的视角,将本民族文化的审美精神融入在其作品中,同时也以多元的雕塑形式和理性的创作思维,使作品跨越雕塑语言和形式,呈现出更多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感。

胥建国先生几十年来对雕塑的研究考察和实践探索,表达出对民族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关怀,他所提出的“新理性主义雕塑”理念,改变了以往传统雕塑的评价标准,它反对无视传统文化的纯粹形式,将新理性主义雕塑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用现代的语言去表达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永恒特性的雕塑艺术形式,代表了中国雕塑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胥先生试图将雕塑重新返回中国历史文脉中,建立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雕塑形式原则,以保持雕塑艺术的延续性,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索,它将为世界雕塑艺术发展历程中提供一个重要的中国雕塑理念。

·



黄兴国《蕴》铸铁 2020年



李占洋《闹海》汉白玉 2019年



商长虹《花迷·荷》铸铜 2017年



马天宇《山光水色》不锈钢 2021年



王青春《门神》耐候钢 2022年



宋晓梅《若梦》 铸铜 2022年



黄齐成《青绿新语》不锈钢着色 2022年



郑华康《你的名字》大理石 2022年


作者简介


张泽珣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津“泥人張”彩塑藝術第五代傳人,中國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2021年參加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现任教於澳門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教於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主要研究:中國宗教藝術及文化研究、彩塑研究創作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主要學術專著有《北魏道教造像碑藝術》,《北魏關中道教造像記研究》,《絲綢之路藝術-龜茲造像》;編著有《「泥人張」張鉞作品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閱讀“泥人張”藝術對中國文化的啟悟》等。

原文载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