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育全首先回顾了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的“高仿何尊”项目。他详细阐述了实现高仿“与原文物四个一样”的标准,即纹饰、规格、金属含量、外观四个基本一样。通过克服无法翻模、部件缩水等技术难题,团队掌控了从制模到浇注的全套核心工艺,最终成功再现了国宝何尊的神韵与历史厚重感。这一项目不仅是对一件国宝的再现,更是对传统技艺的一次系统性还原与致敬。

在成功复原国宝的基础上,程育全进一步介绍了团队在古技艺活化方面的实践应用——将几千年前的“富锡工艺”创造性应用于现代茶器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他指出,传承的终极目的是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将这项古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融入现代设计,团队打造出了一系列既蕴含千年青铜文明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的实用器物,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技艺,“活”在了人们的茶席案头之上。程育全的演讲生动地展现了一条从“技艺复原”到“文化活化”的清晰路径。整场报告内容详实,案例生动,获得了现场听众的广泛共鸣与好评。此次分享,不仅彰显了程育全团队在传统工艺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更体现了其“古为今用,传承创新”的核心理念,为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程育全铜雕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