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首届全国植物染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 在大连成功举办
时间:2024-10-19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260 分享:
2024年10月15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植物染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成功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栋(候任),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文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昕,鲁迅美术学院副校长赵璐,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部长王彦静等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总策展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主任尼跃红介绍展览筹备及评奖情况并公布获奖名单,开幕式由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湛主持。本次展览展出了植物染艺术家作品330件,涵盖了传统植物染、现代植物染、植物染文创产品等种类,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蜡染、型染、绞缬染、药斑布等多种传统工艺,更融合了当代艺术的时尚性,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首届全国植物染艺术展,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广,为促进植物染艺术创新发展汇聚资源,为培育创建中国文化品牌探索新路径。出席本次开幕仪式的嘉宾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沈阳大学副校长解勇,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石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翰艺文创(大连)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月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洪兴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任光辉,副主任庄子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宋海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史文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李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执行秘书长岳嵩,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任绘、党总支书记李志刚,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罗莹,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主任刘剑,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陈梅,植物染色专家黄荣华,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教授裘海索,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原院长刘鸿志,国家一级导演杨道立,大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潘力,大连三十七相文旅科技产业园董事长王丽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文化创意产品研究院院长刘君等。
当日下午学术研讨会于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尼跃红教授主持,演讲嘉宾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罗莹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薇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主任刘剑、植物染专家黄荣华、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裘海索教授、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原院长刘鸿志教授。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校区同步连线,两地师生共同学习观摩,研讨会围绕植物染的历史、文化、技术与创新展开讨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探讨现代植物染艺术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创新,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活动得到了《东北振兴网》中康惠众传媒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吴元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意义重大。其演讲《传统印染的前世今生》以个人艺术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他弘扬和传承民间蓝印花布艺术的制作实践和心路历程。
贾京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京生教授长期研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其演讲《防染工艺的文化性——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为例》从五个方面深入剖析防染工艺的文化内涵:定义、与民族文化的关联、世界文化地位、实用与审美结合。他指出,防染工艺是少数民族历史与风俗的传承载体,融合了实用与审美,体现了“为生活而艺术”的理念,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罗莹
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罗莹教授从个人丰富的全球展览经历出发,其演讲《全球视角下的植物蓝染与蜡染技艺》以多样多彩的世界植物蓝染案例为基础,关注世界各地植物染技艺的分布,着重介绍了印度、日本、欧洲、非洲、东南亚和美洲等地的植物蓝染遗存。同时,也介绍了传统蜡染的工艺、染色原理和步骤等多方面知识。
李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薇教授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手工染色技艺,专注于植物冷染与热染技术的应用,其演讲《植物染色的奥秘》展示了她深入基层,与刺绣手艺人合作,将传统工艺与服饰设计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思路与实践。李薇教授在演讲中强调,“非遗的根在乡村,只有在乡村土壤中,非遗才能焕发生机。”多年来,她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田野调查,探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打造体现中国文化的国民服饰,并推动东方美学在国际舞台上传播。
刘剑
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刘剑深耕于丝绸之路染料史,其演讲《西北地区出土考古纺织品上的昆虫染料》介绍了昆虫染料的使用历史,对昆虫染料的品种、分布和成分进行个案分析和数据展示,从欧洲到亚洲,考古纺织品上的昆虫染料使用十分常见,刘主任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丝绸博物馆藏丰富多彩的昆虫染纺织品,最后就昆虫染料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相关性做出了专业猜想。
黄荣华
植物染色专家黄荣华的演讲《传统染色的昨天,今天,明天》关注传统植物染色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前景,追根溯源,考察历代传统染色发展史,中国当代传统染色的现状和未来市场应用。
裘海索
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裘海索教授的演讲《植色物彩》从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剖析植物染色的丰富内涵,首先从植物染色的历史背景、科学原理、环保意义和文化传承出发,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概括分享,其次从植物染色的艺术表现力、审美价值和创新发展出发,对其艺术见解展开独到分析,最后从植物染色的创作流程、创作心得、作品展示中展开个人艺术创作经验的自我探讨与总结。
刘鸿志
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原院长刘鸿志教授的演讲《现代蜡染艺术发展的广阔性》从蜡染艺术历史性的突破、独特性和现代性、产业应用领域、文化传承与创新、市场需求、人才与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七个方面展开论述,从历史到未来,从艺术到文化产业,从教育到商业市场,刘教授对现代蜡染艺术的广阔前景做出了深入独到的分析。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委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