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景学会
学会简介
章程条例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
裁判委员会
纹样研发中心
传统手工艺再设计实验室
AIGC创意与表现重点实验室
文物活化保护重点实验室
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媒体艺术传播重点实验室
资讯中心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论坛研究
青年沙龙
科研课题
专家名师
专家智库
作品欣赏
名家论著
基地建设
基地名录
大师工作站
研学基地
游学基地
科普基地
产业基地
生活方式示范基地
分支机构
理论专业委员会
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雕塑专业委员会
书画专业委员会
织锦专业委员会
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石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石艺术专业委员会
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
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
紫砂艺术专业委员会
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竹工艺专业委员会
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藤铁艺术专业委员会
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
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
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
宫廷艺术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会展工作委员会
线上新经济工作委员会
行业大赛
技能大赛
技艺大赛
证书查询
人才培训
党校培训
专业培训
展览资讯
学术展览
专业展览
会员中心
会员名录
入会申请
会费标准与缴纳方式
资讯中心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开题 | 邱春林:守艺、创新、时尚、传承——在“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主题论坛上的开题致辞
时间:2023-11-1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104
分享:
“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于2023年10月27日—28日,在温州市空港万豪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六大洲的手工艺界大咖,齐聚盛会、开坛论道、碰撞思想,奉献
智库观点、发表学术洞见、达成理论共识。
在主题论坛“守艺创新、时尚传承”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围绕“守艺”、“创新”、“时尚”、“传承”四个方面作开题致辞。
一、
守艺
守艺,就是守住手工艺。今天手工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单单是我们学界,包括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手艺的传承,认同手艺的价值。
1.
手工艺生产作为“艺术化劳动”,它强烈吸引着年轻人参与、体验、围观和分享。
也只有在今天,借助线下体验和线上直播,手工艺才真正呈现出了“艺术化劳动”的特性,它才有可能吸引到年轻人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其中,并且获得海量的关注度。1928年,蔡元培先生最早指出手工艺的劳动不同于其他的物质生产,它是“艺术化劳动”,应尽早将手工艺请进中小学课堂,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这个思想出来以后,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并没有得到实现,但是手工艺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它所蕴含的艺术创造魅力,今天真正在“双创”的政策驱动下,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它既是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颇具魅力的生活方式,受国家重视,吸引年轻人围观,被媒体热议,这是自然而然的。
2.
手工艺生产遵循服务生活的逻辑,其物质产品赋予公、私生活空间以人文艺术气息,不断让日常生活美学化,让现代化的中国处处呈现出中华审美文化的韵味。
今年国庆节,在著名的手工艺城市景德镇,在苏州、大理等很多手工艺名城名镇,年轻人每天以十几万的流量涌入手工艺集市,去体验这种古老而时尚的生产生活方式。手工艺产品作为一种消费品,在工业化和人工智能时代还有没有用?这个也不用我来特意给它强调,因为在座的各位都亲身体验见证到手工艺产品在现代化生活当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它已经赋予公共和私人生活空间以人文艺术的气息,手工艺借助现代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十多年前,媒体常常批评说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今天“千城一面”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再谈了,是因为每个城市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复兴。特别是手工艺在大型庆典和国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城市重要街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成为引人入胜的文旅融合空间。生活在城市中的你,不其然地就会发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这方面,手工艺对城市形象的助力很大。
3.
守艺,须具备四种突出能力
。我觉得当下的手工艺政策利好,有机遇也有挑战,对手艺人而言应该要努力发展四种突出能力:一是对天然材料所蕴藏的自然美的见识力,这种见识力不是一般人所具有,必须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培养起来。二是对产品造型和装饰形式语言的表现力,没有表现力,很难做到“艺术当随时代”。三是施展工艺时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把控尺度的能力,把控力特别重要,用工过多,就容易繁琐;用工不到,又容易粗糙。四是正确处理个性化劳动与社会发展、审美个性与文化习俗、传承与创新等各种关系的能力。
二、创新
1.
手艺的价值创新。
创新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近代以来表现为进步的内驱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的创新精神达至高峰。今天,我特别谈一个我个人的感受,据我观察在各方面的创新动态中手工艺的价值创新最为突出。为什么说价值的创新最突出?新时代以来,受各方面政策的鼓励,汇聚了各种社会资源来推动手艺的发展。
人们用多种方式推动手艺释放其社会服务功能,比如手艺
+
扶贫、手艺
+
旅游、手艺
+
文创、手艺
+
特色街区、手艺
+
时尚品牌、手艺助力乡村振兴等等,这些举措反映出手工艺在当下不断融入我们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当中。它没有落后于时代半步,而是紧紧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非常主动地助力了我们的国家治理。手艺因此在新时代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有产业经济价值,还在走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从中共中央、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到几家手工艺社会团体,大家达成了共识:手工艺必须通过创新,跟上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正因为如此,手工艺的诸多新价值在新时代才得以一一凸显,未来它的其他社会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去开发。
2.
手艺的技术创新。
手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技术变迁,如出现新材料工艺,使用高质量的制造工具,对新艺术形式的想象和对新市场的探索,在手艺展示和传播中应用数字化工具或平台,都是手艺的创新。今天,在大工业和人工智能相互作用下,手工艺作为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要不要技术创新?我个人认为必须要继续与时俱进,但是在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中,要坚持手艺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个哲学概念,手艺人在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时候,不要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即不要颠倒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不能够被机器完全抛出。
3.
提高创新质量。
完整的创新行为应该包括“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多次循环。纵观历史,几乎没有一蹴而就的产品创新的成功先例,凡是新产品要成为经典产品,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打磨过程。
当前手工艺发展形势依然存在“文化热,市场冷”现象,越是这样,手艺人就越不能浮躁,将创新结束在半道上。文创的产品可谓层出不穷,我注意到,有相当多的文创产品作为一种创新产品来说,它还略显不足,还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这样一来,导致很多文创产品昙花一现便束之高阁,或弃之如蔽履,并没有真正被社会大众所应用。什么叫创新?一次创新行为应该包括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的循环,谈创新的时候要谈创新质量,要强调应该将完整的创新行为贯彻下去,不断尊重消费者,接受和分析市场的反馈信息,以此为基础不断修正设计和工艺,完善创新,提高整体的创新水平。
三、时尚
1.
手工艺的文化特质与时尚要素一一吻合。
今天召开的“手艺人50人论坛”有一个突出的关键词就是时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才大颖会长重视时尚问题,提出打造时尚产业的概念。手工艺为什么可以打造时尚产业?我认为,手工艺的文化特质与时尚要素吻合度高:比如手工艺的小批量生产和已经正在实现的私人定制与时尚文化彰显个性的要素相吻合;手工艺产品的质感多样性与时尚对于细节的苛刻追求相吻合;手工艺作为一种慢生活以及产品所体现出的文化趣味与时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态度也是相吻合的;手工艺“制随时变”,与时尚注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要素也是不媒而合的。基于以上四方面的考虑,我们有理由相信,手工艺打造时尚文化产业很有基础,也有一定优势。事实证明,“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年轻人很热爱基于本土文化衍生出来的时尚文化。
2.“
国潮风”“华潮风”的兴起,正在见证手艺的时尚化。
实际上国潮风也好,华潮风也好,已经说明了手工艺的时尚化历程已经全面在展开,甚至已经溢出到了海外。
我举两个简单例子:织染绣工艺方面我们国人曾经因为贫穷对织锦、印花、刺绣、丝绢、亚麻、香云纱、缂丝、抽纱等材料工艺一度很陌生了,如今这些传统物料和工艺以全新的质感、美感和风度重新走入了大众生活,走在时尚流行的前沿。宝玉石类的消费也大抵如此,也是趋向时尚化,从过去一味仿古或炫耀自我,发展到愉悦自我、彰显生活美学。
四、传承
1.
时尚与传承,流动与接续,形成互补关系。
时尚不破不立,今天流行的事物,明天就不一定继续流行,不断有新的时尚去覆盖它。传承讲文化积淀,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接续。这样,时尚与传承恰好形成一对互补关系。手工艺行业老讲传承创新,其实是在尊重一个客观规律。
2.
时尚+传承,品牌建设是联结点。
时尚创造新文化,传承的目的是让优秀的文化得到广泛弘扬。要使有生命力的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就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否则你就永远是学习或者抄袭模仿国际大品牌。接下来要重视提升手工艺品牌意识,遵从品牌建设规律,定位品牌形象,确立品牌价值,规范品牌运作,加强品牌传播力。传统社会里手工艺的品牌建设靠长时期里积累下的“口碑”,这是不容易的。在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速度、幅度和力度是传统时代无法比拟的,各品牌主体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对品牌的放大作用、提速作用和保障作用。
3.
时尚传承,既要学习国际时尚品牌战略的经验,还要重视保护文化主权。
近十余年来,媒体很关注国际奢侈品大牌与中国手工艺合作的事情,如中国非遗竹编工艺被爱马仕利用,中国漆器与世界顶尖钢琴制造商合作生产面板等等,许多人对此都表现出欣喜、赞赏、自豪、欢迎等态度。不可否认,这样做有“借船出海”的意思。但是应该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在国际商业合作事务中,中国名手艺容易被国外奢侈品牌强势“挪用”,本质上这是外国奢侈品牌为打开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而做的“在地化”产品设计而已。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本国文化资本的保护,促进其“文化市场化”。所以,我们在与国际大奢侈品牌交流、合作的时候,要加强文化主权意识。做到这一点,时尚传承,就能走得更健康持久。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上一篇:开讲 | 阿尔贝托·德·贝托拉萨:工艺·传统与时尚的交汇点——在“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主题论坛上的演讲
下一篇:寄语 | 王进展、李肇星、汉斯·道维勒、常沙娜、吴为山、陆光正向“手工艺50人论坛”2023世界峰会致辞,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