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杨帆创新作品亮相“泥火万象——当代学院派陶艺的美学叙事”展
时间:2025-03-2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9 分享:
2025年3月22日,鉴止艺文首展“泥火万象——当代学院派陶艺的美学叙事”即将盛大开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杨帆应邀参展。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鉴止艺文的官宣揭牌盛典,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文化艺术窗口的正式诞生。展览将呈献来自清华大学陶艺系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院校艺术家的当代经典陶艺作品。展览以“泥火万象”为主题,通过三个单元的展示,深入探讨陶瓷作为物质的本体意义,展现当代陶艺的创新与魅力。
《如实》

《如实》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原始彩陶的独特且饱满、有力却单纯以及气势磅礴的体量感的记忆,来源于婴儿出生时的稚拙模样——汲取母体的孕育与滋养,被倾注了所有的爱与希望。《如实》通过宜兴紫砂的制作工艺,形成特有的表面张力,如婴儿般的视觉、触觉、观感,亦或是材质本身沉稳厚重的色泽,是一种充盈、鲜活、真切、虔诚的心愿,展现出艺术精神的根本——“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不染》

有感于陈曼生与杨彭年两人的相互成就,开创了紫砂壶的人文新风潮,成为紫砂界的不朽传奇。作品《不染》便是受到陈曼生设计的“曼生十八式之一”的柱础壶启发创作而成,将古代经典文化中的造型形态,运用到茶器的设计中,师古而不泥古。壶体造型结合了传统佛像下面的莲花墩的造型样式,同时加以单纯化和秩序化,形成更为抽象的节奏和韵律。设计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为源的内涵之美,构成自身作品的艺术风格,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在作品之中,然后再发挥创造精神,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玉龙》

红山文化揭开了华夏文化起源的神秘面纱,尤其是典型玉器之一的玉形龙,完整的圆环形中间以缝隙间断的处理方法,给艺术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年来他都在思考如何去重新诠释这种形体的完整性和打破完整性的这种美感,最终以盖钮和把手的特殊结构加以表现,同时在壶嘴上用虎头的形式进行呼应。作品《玉龙》的创作,对作者而言意义非凡,不仅是设计过程中的自我沉淀与突破,更是对传统文化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求知与探索。《蕙心》

“金声玉韵、蕙心兰质”是唐代诗人王勃对女子高雅气质的赞颂,声音清越,歌喉温润,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蕙心》以窈窕婉转、柔韧挺拔的线条,赞美女性芳洁高雅的仪态和包容坚韧的秉性。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水来形容女性柔和却坚强,如水一般包容。《蕙心》线条柔和同时富有骨力,流畅而不圆滑,形态有如佳人凭栏、撑腰探手,姿态优雅。内蕴蓬勃之生机,外承挺拔之风姿,默默然而温厚,欣欣然而包容,如天地之母,如芳兰之苞。艺术家简介

杨帆,1975年12月6日出生,祖籍山东莱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特邀理事,ISCAEE国际陶瓷教育交流年会理事,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茶道艺术研究所所长。陶艺作品《青瓷香薰组器》曾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二等奖;第四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暨国际陶瓷柴烧作品展获银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系60周年作品展陶瓷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展;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暨第七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一带一路”中国宜兴当代紫砂艺术中东欧巡展捷克共和国展。邀参展,“泥火万象——当代学院派陶艺的美学叙事”本周六将在长沙开展

展览名称
泥火万象——当代学院派陶艺的美学叙事
展期
2025年3月22日-2025年5月22日
地点
云山院鉴止艺文(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溪悦荟18栋)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文化视界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