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
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
玉雕 | 大学与非遗讲座:工艺美术——和田玉雕刻与设计
时间:2021-10-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42      分享:

文化润疆|以美育人

北京市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

高级研修班(第十期)

导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中央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自2015年创办以来,我校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与学术积累,已经建构出具有艺术学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了基于本土文化语境的教育传承模式。 为了更好的实现当代以非遗活态传承为目的,传承与发扬中国非物质文遗产事业的目标;提升中华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力。依托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的“中央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宝玉石协会推出“大学与非遗|工艺美术-和田玉雕刻与设计”讲座周。






活动背景:

自 2001 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法》,完成了全国非遗资源普查,建立了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形成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等符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多种保护方式,出版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各界参与热情日益提高,宣传展示氛围日渐浓厚。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全面转入依法 保护、科学保护的纵深阶段。

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进程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很多原属于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的非遗项目参与者和实践者日渐减少,非遗的自发性传承趋向弱化; 随着社会人 口结构的改变,现有传承人队伍高龄化问题突出,青年人不愿意进入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非遗相关行业,各地代表性传承人反映的“收徒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年轻一代知识获取、文化习得的主要途径已经转移到现代的教育部门,依靠家庭、社群、社区的传统传承机制已经在现代生活难以为继,非遗传承断层现象依旧严重,非遗的存续力和鲜活性受到严重威胁。

在现代化的今天,非遗活态传承的必要性呼之欲出,而和田玉雕刻又如中华文化传承千年至今仍然闪亮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工艺精巧细腻取胜,材料晶莹润泽,造型新颖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相济,方寸之间,跻身乾坤。而在传统技法面临传承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在新时代如何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本讲座旨在通过一系列文化讲座与课程理论实践相结合,普及非遗在国家政策和理论方法两方面的基础知识,配以外出参观的实践活动,使传承人需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掌握自身非遗门类地域性文化的挖掘方法, 做文化的“知情”人。 

讲座专注于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大学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邀请了国内外行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借助大学与非遗课程为和田玉雕刻非遗的继承与创新赋能,帮助非遗持有者和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升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讲座的后续课程计划以四周时间为周期,分别划分为讲座参观,项目实践、项目落地与项目展示等四大模块,其核心内容包括有:博物馆实地参观,教授讲座、现当代设计品赏析,快题头脑风暴、时尚导论、品牌设计内容、一对一或小组辅导学生课程项目,学生项目成果可视化展示等。通过周期性的参观学习与实践,因人施教、因项目施教,最终通过结业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使非遗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组织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管理单位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指导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执行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支持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雕专委会

北京珠宝协会

项目主持

王晓琳


学术顾问

韩子勇 才大颖 任建新 王辉 毕立君  程文虎


学术策划

田海鹏


学术指导

马浚诚 刘巍


学术召集

郝凝辉 李亮 


协  调

苏海江 卓凡 贾俊栋  贺娟娟  杨 波



项目组成员与讲座策划人


项目主持:王晓琳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文化部非遗研修培训项目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高教学会艺术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委员会成员,北京卓越艺术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召集人,国家级社科重大攻关课题《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负责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高等美术院校教育质量比较》课题负责人,北京市高参小项目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校外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


学术策划:田海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文旅部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秘书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田海鹏教授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初创人员之一,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在地化设计语境的研究、探索新时代中国设计人才的培养路径。作为文旅部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田海鹏教授与崇州政府合作,打造出“道明竹艺村”作为乡村复兴、手工艺振兴的实践区,提出了“双育双培”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和“三态互生”的区域发展理念,为非遗创新和在地化设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学术指导:马浚诚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导师,曾任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获北京创意设计人物评选金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专家组成员等。公共艺术代表作品有《放风梦想》2008北京奥运青年营主题纪念雕塑作品“放风梦想”评选中选、《星心相印》北京奥运志愿者主题创意雕塑作品“星心相印”被评选中选,作品安置在"鸟巢"一侧;《北京地铁重点站公共艺术》2013完成北京地铁八号线重点站什刹海、南锣鼓巷等站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公共艺术获创作中国环境艺术金奖、 《远方的遐想》2013 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远方的遐想”设计中标、《绽放山茶花》2015重庆市花——“山茶花”标志性雕塑在重庆落成。《城市“灰色空间”公共艺术-烟台开发区铁路桥全信息艺术设计》2018领衔完成烟台新区城市“灰色空间”公共艺术改造项目——目前世界最长桥体公共艺术创作项目。2019公共艺术作品《花语》亮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国70周年作为艺术总监主持了《当家作主》《民族团结》《绿水青山》等六辆彩车设计



学术指导:刘巍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援疆挂职)、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中国工艺美术学 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 专家。2001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6 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 2009 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雕塑作品屡次参加重大展览并被收藏。


讲座策划人:卓   凡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部常务副主任, 雕塑家  ,2021年“徐悲鸿奖”荣誉获得者。在高校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与科研28年余,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倡导者,专注于东方极简美学与智能艺术设计的深度结合,未来智慧生活的教学者和践行者。在公共艺术与智慧社区的融合上有着一定的积淀,对未来设计有一定教学和实践的成果。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为公共艺术与智慧社区在理论上的深度融合积累了经验。曾担纲【国家重大庆典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天安门大会会场-主创设计师,【国家级重大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大型公共艺术策划与创作-主创设计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策划与创作-主创设计师,【重大国事活动】上海经合组织会议青岛峰会(文房)国礼-主创设计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品-主创设计师。


讲座策划人:霍奕谨

产品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客座讲师。长期致力于探索设计与艺术、文化、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在学科的边界处进行艺术创作与设计实践。作品多次在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等国的重要艺术机构、博物馆、教堂、宫殿内展览,被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