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重点支持,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巡展》终于走进了生机勃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尽管没有望见那遐想中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能够站在呼和浩特美术馆出席本场开幕式,足以让我们这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的嘉宾们感受到了那种对天蓝、地绿、羊白的色彩所勾画出的天然质感画卷的羡慕与崇敬。这种质朴的画面恰与今天的主题“花釉陶瓷艺术”自然天成,相得益彰,让呼和浩特站的巡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味。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对本次巡展走进呼和浩特表示崇高地敬意,并向支持这个项目的所有机构、参与巡展的所有艺术家及策展团队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由衷地谢意!
“花釉陶瓷艺术”这个选题非常独到,极富挑战性。尤其是在当代,在文人审美与宫廷官造几乎成为公众审美趋势的背景下,让“花釉”以这样的方式组团出场,巡游南北,可谓逆势而行。这不仅需要一种智慧,更需要一种胸怀、一种勇气,一种执拗,只有兼具这样一种包容的心境,方有可能成就这样的选题。非常感谢李冰教授的慧眼与魄力,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鼎力相助,为“花釉”这样的冷门集合品类打开了一扇不止于陶瓷艺术,而是难以估量的未来产业发展之窗。如果说诸如五大官窑的开发与推广赋予了各大产区一张金色产业名片的话,“花釉”这扇窗所点燃的星星之火当可燎原于中国大地而一发不可收拾,还原于陶瓷艺术的文化本真,还原于“花釉”表达的精神图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束“花釉”之光对产业的映射会有爆发性地期待,只要给点阳光,这种绽放一定超出学界、业界的想象,这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重点支持的本源。
“花釉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乃至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表征,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独有的色彩,并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与民风民俗相辅相成,而成就一方文化。这让“花釉陶瓷艺术”的表达更有个性、更显灵性、更具诗性,尤其是不同窑口的釉色呈现,让“花釉”的科技底色与艺术表达在时间的长河中形成默契而相互成就。不仅仅表现在视觉上的斑斓,更有一种融于生活、愉悦心灵、回馈自然的价值取向,传递着一种日常生活美学的认知感并唤醒起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活美学的崇尚。
“花釉陶瓷艺术”源于千年陶瓷文明的深厚积淀,釉色斑斓、肌理多变、窑变无常,与多彩的世界、莫测的感知、天地的对话交织相融。凝结着自然与技艺、生活与艺术,承载着“火与土”瞬息万变中赋予的人文精神,这为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们捕捉天地之气、自然之美提供了精妙的想象与创作空间。让每一件“花釉”作品皆为不可复制的生命之作,在可控与天成之间所表达的艺术性,在创造情绪价值、满足精神消费的逻辑中,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工艺美术“天人合一”的审美哲思。
本次巡展汇聚了全国花釉陶瓷领域相当一批优秀代表作品,从三个维度展示了从传统釉色技艺的坚守,到跨媒介、跨学科的创新突破。以案示人,创新传承,旨在唤醒学界与业界对“花釉陶瓷艺术”当代价值的深度思考,尤其是从产业的视角,既要彰显新时代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更应该聚焦于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
本次巡展绝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学术视觉盛宴,而是要完成一场关于“生活之美”与“科技赋能”的深度对话,一定要让“艺科融汇”成为“花釉陶瓷艺术”无不可能、并创造无限可能的起始点与落脚点。不仅要让“花釉”点亮多彩生活,让生活撬动“花釉”产业,更要让科技赋能“花釉”产业,让“花釉”产业成就“花釉”艺术,实现“花釉陶瓷艺术”与日用生活的不离不弃、与美好生活的相生相伴。这不是学界自身所能完成的,“花釉”源于产区一定要根植于产区,一定要下沉到产区去创造创新,一定让“教产融合”的理念带动“花釉”在产区开花结果。
本次巡展吹响的不止是“花釉陶瓷艺术”宣传、推广、交流的学术号角,更是从“学术引领”走向“学术践行”,奔向“花釉陶瓷产业”的一次再出发的集结号。如何让这次巡展能够成为打造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与时代同行,与世界同步的范式;如何集结相关产区形成新的品类矩阵,创造新需求,引领新消费;如何让“花釉陶瓷艺术”的当代表达兼具赏玩、赏用、赏藏的多维消费特征。这些恰恰就是“花釉”产业未来发展所遇到的难点与痛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将持续关注并支持这一领域的相关活动。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从未止步于历史的荣光,始终在不断探索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有效路径。本次“花釉陶瓷艺术”巡展,正是秉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所提出的“从传承创新走向创新传承”的学术主张,在实践层面上一次具有探索意义的尝试:
我们有理由相信,让创新成为传承的起始点与落脚点,并以此向经典致敬,这是“花釉陶瓷艺术”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之所在。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参展艺术家们将“花釉艺术”延展至瓷板、雕塑、装置乃至数字艺术等媒介,与其说这些作品是对传统的深情致敬,不如说更是对未来的自信表达。
我们有理由相信,“花釉陶瓷艺术”巡展走进呼和浩特,不仅让我们得以在北疆辽阔的天地间领略陶瓷艺术的釉彩之美,更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多元艺术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花釉陶瓷艺术”的热情与关注,让花釉之美、陶瓷之魂,一定会融入当代生活,走进百姓人家。
上述观点来自于2025年7月15日,才大颖理事长在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巡展》(呼和浩特站)开幕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