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观点 | 钱初熹: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4-05-2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27      分享: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学校美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首先,研究国际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各国间的异同点,可以从中汲取对我国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启示。其次,要探索以艺术家思维与行动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策略,明确实施路径。最后,站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新起点,可以展望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全新愿景。
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对学校美术教育提出的挑战尤为值得关注。如今,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由画板、动画创编、短视频生成等工具,学生只要叙述自己的想法,人工智能就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与之相应的绘画、动画作品或视频作品,那么学校美术教育存在的意义何在?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引发我们深刻思考,即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美术教育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将通过哪些有效路径实现迎接人工智能挑战的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这是迫在眉睫的、亟需我们寻找对策加以解决的难题。
 一、国际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为探明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近期,笔者对美洲(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12个国家的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发现其相同点如下:
第一,强调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均强调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最新的研究强调跨学科方法在视觉艺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这涉及将视觉艺术(美术)与其他学科如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相结合,以设置更全面的课程。这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将视觉艺术(美术)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鼓励他们批判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第二,关注文化传承和创新。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均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教师教授学生关于本国或本地区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和传统,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来传承和创新文化。
第三,技术和数字化应用。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都关注技术和数字化应用,将现代科技应用于教学中。学生使用数字工具和新媒体进行创作,掌握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和技能。
第四,个性化学习。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都注重个性化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
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不同点如下:
第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每个国家的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之处。例如,美国学校视觉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文化认同、培养归属感、表达个人体验的平台。新西兰学校视觉艺术教育强调创新和实践,注重提供多元化的艺术课程。新加坡学校视觉艺术教育注重技术和数字化应用以及合作与交流。印度学校美术教育强调传统和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重多元化、包容性和艺术实践。
第二,评估方式。每个国家的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评估方式存在差异。一些国家采用传统的以作品成果为导向的评估方式,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发展性的评估方式。
第三,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每个国家的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在学习资源和机会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而一些国家则可能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二)启示
我国自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来,正在进行新一轮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如下:
第一,近年来,我国与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同样注重跨学科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借鉴各国通过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经验,即教师不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同时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这将有助于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艺术素养的思想家。
第二,我国与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同样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或参加国际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研讨会等方式,传播中国学校美术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经验,同时借鉴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第三,我国与各国的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同样关注技术和数字化应用。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将人工智能与学校美术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教师将现代科技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如数字媒体、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等,指导学生使用数字工具和新媒体进行创作,掌握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和技能。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报告提出,当前教育模式亟须变革,新的教育社会契约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学习以及学生、教师、知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其包括继承优秀教育传统,革新教育教学模式,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获取和生产知识,同时培养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重新构想学校,以推动世界更好地向更加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转型;保证人类享有和扩大终身教育,以及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空间中受教育的机会。
从这一报告以及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的发展动向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美术教育的愿景为:通过教师及同伴的协作讨论、反思来整合和深化美术课程内容,建构美术学科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联结的桥梁;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增强自身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以获得更多探索知识、持续练习和共享学习的机会,实现从体验和合作学习到反思实践、认知发展的深度学习,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艺术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持续提高艺术素养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终身学习的热情,立志为个人、地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以提升社会福祉和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塑造美好未来。
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与行动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策略
(一)艺术家思考与行动的特征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像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的号召,各国学校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均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为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专家指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简称“艺术家”)。
首先是我们探明这一时代的艺术家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艺术家身份的变化,引发他们思考方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艺术家开始开展全球化思考。这是因为很多艺术家出生在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接受教育,在第三个国家进行艺术实践,并在全球展示他们的作品。因此,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和解决的问题比他们出生在哪里或居住在哪个国家重要得多。第二,艺术家创作的变化。21世纪以来,许多艺术家从主要对美学问题和新艺术运动形式的关注转变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回应,如生态问题、种族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被忽视和边缘化的人群问题等,与表现形式相比,其作品的主题显得格外重要。
其次,我们探明艺术家的思考与行动方式。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往往独特而富有创新性,他们善于观察和感知世界,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灵感创造出独辟蹊径的作品。艺术家的行动方式往往不同于常人,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束缚,创造出既独特又富有意义的作品,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同时,艺术家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保持自己的创作激情,如何精选题材并提炼主题,如何面对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与观众或赞助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二)开展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与行动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策略
在学校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与行动,建立学习共同体,完成《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设置的20项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中小学生超越常规思维,面对复杂问题,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发展新颖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及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艺术素养的思想家,推动社会发展。
具体而言,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中,融入艺术家的思考与行动方式,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变化。21世纪的学校美术教育目标转向为培养新一代富有美感与创造力的,适应21世纪社会文化、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素养的国民。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还要求学生运用艺术思维,激发创意,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更新。为对应目标的转变,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融入社会文化、科技、经济发展,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意味着美术课程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还包括数字艺术、交互艺术、环境艺术等新兴领域的艺术。
再次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中小学美术课程从注重教转换到注重学,通过基于观念和能力驱动的方法支持更深层次的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美术教学重视与教育技术的整合,越来越多地利用技术手段,如数字化工具、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模型等,提供更丰富、更互动的学习体验。
最后是评价方式的改进。中小学美术教学正在发挥评价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评价方式从单一的美术知识、技能评估转变为更全面的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总而言之,21世纪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度的变革,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尊重学生思考、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并为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终生学习做好准备,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学生成长为在未来的所有领域具有个人和社会能力的公民。
三、融入艺术家思维与行动方式的美术课程实施路径
(一)实施路径
在此,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任务,我们探讨融入艺术家思维与行动方式的美术单元课程实施路径。其基本路径为:根据真实情境提出学习任务——精选题材并提炼主题——确立大观念——制定目标并确定驱动问题——选定实现目标的策略与方法——开展艺术实践,表达情感、思想或解决问题——进行展示、交流、评价和反思。
首先,我们可以从知道、能做、理解这三个层面制定美术单元课程目标。在知道层面,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美术史、美术原理、材料特性、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在能做层面,确定学生能够完成的具体任务或技能,包括表现技巧、创作技能、设计能力等。在理解层面,确定学生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包括对作品的鉴赏、对原理的理解、对创作的思考等。
其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策略,包括采用课堂教学、实地考察、示范演示、实践练习、作品展示、交流评价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提升理解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
最后,我们可以采用单元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展示一套具有说服力的学习结果,即一套复杂但连贯的美术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几天甚至一周或更长时间)内应用。换言之,学生在参与运用美术学科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任务中,提供完成该任务的证据,如所获得的美术学科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有效沟通和建设性合作等证据,也就是深度学习的证据。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融入艺术家的思维与行动方式。首先,教师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即以对形象的感知、记忆、想象、联想、灵感和表达的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并辅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方式。这几种思维方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生创造性、独特性和审美性的艺术思维方式。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精选题材并提炼主题,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束缚,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创造出既独特又富有意义的作品或项目成果,以表达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并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学校是一座美术馆”单元课程案例研究
1.单元课程
年级:6-7年级、8-9年级
课时:7课时
艺术实践活动:综合·探索
单元情境:“学校是一座美术馆”这一以学习任务驱动的、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是一个富有创意的美术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
在此,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学生的在校时间。一般而言,学生在学校一天的时间为9小时及以上,一周为45小时及以上,即2700分钟及以上,其中美术课的时间是80分钟(初中)或40分钟(小学),仅占学生一周在校时间3%或1.5%的比例。如果将整个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那么,无论学生在门厅、教室,还是在走廊、食堂、洗手间、室外活动区等所有公共空间,都能呈现学生美术课、社团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把一座美术馆融入学校,那么学生在学校学习美术的空间与时间将得到很大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对美有自己的感受、认知、判断,对美有更多需求,就能真正爱上美术,爱上学校。
根据上述设想,我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束缚,突破对美术馆的固有认识,设计“学校是一座美术馆”的美术单元课程。首先,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内容中6-7年级的学习任务3,“营造环境:本学习任务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对学校或社区进行环境规划,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取出“美术能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融入美术”的大观念,再制定单元目标,确定探究学习的总任务和子任务。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艺术思维方式、美术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整个过程就变成一种探究的过程。
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课程的学习,学生经历“考察与反思”“探究与创造”“营造美术馆”“交流与评价”的学习过程,知道将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营造学校美术馆的艺术思维方式、美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理解其目的与意义,即理解“美术能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融入艺术”的大观念,涵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以及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单元学习任务:以将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为任务,考察学校的真实情境;汇集一单元或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果,如学习单、绘画作品、工艺作品、书法作品、设计作品等,提炼展览的主题;根据展览的主题、策展人的理念和目标,选择展出的作品;根据场地面积,规划展出的效果,制定展示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布展工作;展示、交流本单元学习全过程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与反思。
单元学习评价:1.能根据将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的任务,考察学校的真实情境,测量学校内可供美术展示的场地面积;2.能汇集一单元或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果,如学习单、绘画作品、工艺作品、书法作品、设计作品等,提炼凸显学校特色的展览主题;3.能根据展览的主题、策展人的理念和目标,精选可供展出的作品;4.能根据场地面积,规划展出的效果,制定具体可行的展示设计方案;5.能根据设计方案,与同学共同布置展览;6.能展示、交流本单元学习全过程的学习成果,并从知道、能做、理解等维度进行评价与反思。
驱动性问题:如何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内涵的美术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融入艺术?
2.单元课程教学过程
第1课时:考察与反思
发现与感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考察学校的真实情境,发现校内可供美术展示的场所,并感知不同环境对美术展示的影响。
记录与反思: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校内可供美术展示的场地面积,采用描述、绘制、拍摄等表现方式,完成1份图文并茂的学习单。
第2-3课时:探究与创造
探索与创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学习策展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汇集一单元或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果,如学习单、绘画作品、工艺作品、书法作品、设计作品等,提炼主题,并根据展览的主题,精选可供展出的作品,制定展品清单(包括展品的性质、内容、种类、数量、形状、重量、尺寸、外观、特征等),完成1份图文并茂的学习单。
记录与反思: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展出的作品,根据场地面积,规划展出效果,制定展示设计方案,表现形式可以是手绘、摄影、立体模型等,完成1份图文并茂的设计草图。
第4-5课时:营造美术馆
探索与创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学习美术馆布展的知识与技能,根据设计方案,做好现场施工的安排,包括施工时间、地点、人员等,与同学共同布置展览。
推理与反思:在布展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反思不同环境对美术展示的影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完成本小组的布展任务。
第6-7课时:交流与评价
展示与分享: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策划并展示个人或小组在本单元学习整个过程中的成果,包括学习单、手绘草图、各种表现形式的作品以及学习感悟(口头、书面以及视频方式)等,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交流思想与情感。课后,学生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和远程通信技术加强与国内外学校学生或自己居住社区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学校是一座美术馆”的学习共同体。
连接与拓展:通过交流来阐述“美术能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融入美术”的大观念。这一“营造环境”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延展到社区,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引导学生将身边的社区建成一座美术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3.单元课程的特征与创新点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善用多种媒材,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学校是一座美术馆”单元课程根据这一要求设计,其特征如下:
第一,本单元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与学生经验、学校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考察学校的真实情境,学习营造学校美术馆的艺术思维方式、表现形式和动手实践方法,理解“美术能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融入艺术”的大观念,渗透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涵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以及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第二,本单元课程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以“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内涵的美术馆”为任务驱动,采用环环相扣的单元内容结构方式,融入艺术家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驱动性问题和子问题,为寻求问题的答案,经历“考察与反思”“探究与创造”“营造美术馆”“交流与评价”这四个环节的艺术实践学习过程,使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逻辑与推理等艺术思维方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促进对建造学校美术馆相关知识的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像艺术家那样,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束缚,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完成“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内涵的美术馆”的任务。
第三,本单元课程实现学生、艺术家、设计师、工艺师、策展人、布展人、讲解员、新闻发布人等多重角色转换。其中,仅策展人这一角色,就需要具备制定合理的策展方案和执行计划并确保展览成功实施的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专业的艺术知识和素养、谨慎行事和注重细节的素质、熟练操作电脑各种软件的能力、高水平的文字写作能力、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处理公共媒体关系的能力等。学生经历多重角色的转换,实现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到对美术丰富学校学习生活作用的理解,再到“美术能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融入艺术”意义建构的发展,涵养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本单元课程采用多元立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质疑、乐于交流的学习氛围,提供多种选择,加强个别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独特发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分享与交流“学校是一座美术馆”单元课程学习的体验和整个过程的学习成果,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并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和远程通信技术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如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和远程通信技术与国内外学校学生或自己居住社区的分享与交流,构建学习共同体。
总之,“学校是一座美术馆”的美术单元课程对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内容中“营造环境”的学习任务,可以在多所中小学进行推广。其实施的主要路径为:根据真实情境提出“学校是一座美术馆”的学习任务——根据不同学校特色,精选题材并提炼主题——确立“美术能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美术馆,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融入艺术”的观念——制定知道、能做、理解三个层面的目标,并确定“如何将学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内涵的美术馆”的驱动问题——根据不同学校美术教学的特色,选定实现目标的策略与方法——开展营造学校美术馆的艺术实践活动,表达情感、思想——策划、组织、实施、展示与交流、评价与反思活动。在单元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艺术家思维与行动方式,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艺术的好奇心去探索、想象、创造;通过考虑和可能性进行选择、推理和反思;交流想法和观点;记录艺术的成长和理解;与自己、艺术家、艺术作品和世界联系;坚持不懈地发展艺术能力,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束缚,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完成“将我们的学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内涵的美术馆”的任务。 
四、新起点与新愿景
如今,人工智能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我们的学生正进入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知识在许多领域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创造了新的信息和可能性。
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2届大会,会议通过了“1974建议书”的修订版《关于促进和平与人权、国际理解、合作、基本自由、全球公民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建议书》(简称“修订版建议书”)。修订版建议书站在国际教育变革前沿,拥抱数字时代,拓展与深化终身学习等经典理念,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培养全球化意识。这为在人工智能迅速成为各国教育变革所不容忽略的重塑性力量的当下的学校美术教育指明了前行的道路。
为应对我们的学生正在进入的这个复杂世界,为未来做好准备,学校美术课程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变,通过基于观念和能力驱动的方法支持更深入的学习。其中,通过美术学习养成学生的艺术思维习惯至关重要,因此理解与应用美术知识、技能在各种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新设计的美术课程中应占有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基于大观念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美术课程超越学习区域边界,采用灵活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或当地环境。美术教师构建主题单元或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计划,采用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任务,将美术学习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在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探索和创造、推理与反思、沟通和记录、连接和扩展,夯实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发展艺术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及学习迁移,不断提高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成长为富有艺术素养的思想家以及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备个人和社会能力的公民。
作者: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著作(含合作)有《美术教育展望》、《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美术鉴赏及其教学》等,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曾荣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育才奖”等。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美育学刊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