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讲座 | 非遗技艺创新赋能空间艺术发展
时间:2025-04-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0      分享:

2025 年 4 月 17 日,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空间艺术专委会主任蒋国兴、副主任阴佳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施森斌策划,在空间艺术专委会副主任王云霞安排和主持下,上海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施君先生走进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开展了主题为 《珐琅-空间中的宝石》 专题讲座,与学院师生深入探讨传统工艺在当代空间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前景。设计创意学院周豪杰副院长,专委会委员、广告设计专业主任范业闻,专委会委员王晓薇老师,以及建筑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约 150 名师生聆听了报告。赵思嘉等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老师也专程赴济光学院参加了讲座和学术交流。

图片
图片


施君先生是上海珐琅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同时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指导教师、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还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作为珐琅艺术吉尼斯纪录保持者、中国首个珐琅专业联合创办人及传世珐琅品牌创始人,施君在珐琅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成果显著。他将传统珐琅技艺融入当代家具、幕墙和公共雕塑等领域的创新发明,不仅为珐琅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更为空间艺术领域注入了传统工艺独特的新魅力。

图片

讲座中,施君大师从空间艺术设计视角出发,对珐琅工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在空间艺术创作中,珐琅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与跨界融合。施君详细分享了自己留学归国后,致力于将珐琅与当代生活、建筑空间相融合的实践经历。为让师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工艺在空间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他介绍了自己主持的系列大型空间艺术作品。其中,位于上海中心大厦观复博物馆 480 平方米的景泰蓝地面设计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该作品从设计理念、色彩搭配到工艺创新,每一个细节都充分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空间艺术设计理念的深度融合,为空间艺术专业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与宝贵经验。

图片

图片


此外,施君大师还为师生带来了琉璃工艺在空间中的应用案例。结合多年来在琉璃领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成果,他阐述了琉璃艺术在空间艺术装饰中的独特价值。琉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表现样式和材料,其制作不仅需要高超技艺,更需要对材料、色彩和光影的深刻理解。通过展示上海中心大厦一层的大型琉璃作品、无锡灵山大佛的琉璃壁画等大型项目的创作案例,生动呈现了琉璃艺术在空间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传统技艺与现代空间的完美统一。

图片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珐琅和琉璃在空间艺术项目中的制作工艺、成本控制、市场应用等问题与施君大师展开了热烈讨论。施大师鼓励同学们在空间艺术设计学习中,深入挖掘传统工艺内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空间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创作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价值的优秀空间艺术作品。
图片


施君先生作为设计创意学院导师团的青年导师之一,通过此次讲座为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创意学院的学生展现了中国工艺美术领域后起之秀的时代风采和执着精神,也带来了前沿知识与创新理念,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热情,拓宽了专业视野。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空间艺术专委会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院校的合作,从多维度开展专业建设和学术交流活动,搭建技能大师与行业专家和院校师生的衔接桥梁,探索当代师徒制展开的有效性,推动空间艺术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助力传统工艺在空间艺术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图片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空间艺术专委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