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明庆忠 王晓莹: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与实现向度(一)
时间:2024-09-0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1      分享: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其多样性与独特性成为旅游化利用、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资源。在价值逻辑上,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畅通民族文化资源向产品再到效益的途径至关重要,应注重把握认知民族文化价值、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完善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的市场机制、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的主体作用机制四个实现向度,以期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化的有效利用,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助力。

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有利资源。旅游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重要市场,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指出:“探索形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切实提升获得感、幸福感。”[1]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2]让民族地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既是更好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途径。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价值基础和实践性。旅游作为以人的空间流动为特征的休闲娱乐活动,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能够有效推动民族文化资源活化,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
文化旅游化利用,其实质是以旅游发展作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活化方式,具有最直接、受众面广等不可比拟的优势[3],在促进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促进民族文化资源活化以及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陈爱林较早提出了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化利用,以西双版纳为例提出以旅游的方式发掘民族文化价值[4]。于法稳、林珊翔实地分析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特征,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行路径[5]。杨丽艳、高学义通过解析红色文化与共同富裕间的逻辑关系、价值意蕴,提出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6]。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文化与旅游、旅游与共同富裕的研究着力围绕着关系向度、发展路径等提出对策建议,但关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旅游化利用与共同富裕探讨较少,如何有效地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资本和资产,以及转化实现路径仍不明朗。民族文化旅游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联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民族“三交”)。由此,本文着眼于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与共同富裕,意在厘清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与实现向度,促使旅游化利用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富裕,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所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难点所在。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可以从旅游化利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促进民族“三交”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个方面把握和理解。
(一)本质要求: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发展机会平等和发展成果共享的现代化。然而民族地区受历史、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较为突出。通过降低自发性和制度性因素的不平等,推动共享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才能保证发展性和共享性的统一,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7]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具有带动能力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在适应市场多元化发展、满足游客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吸纳就业方面作用突出,能够在促进经济增收、缩小差距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强有效性。具体来说,旅游化利用能够通过进一步推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利用过程中,拓宽社会不同群体参与发展、共享成果的渠道途径,促进城乡居民流动性消费以缩小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均衡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随着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程度的加深,随之而来的基础设施改善和教育、医疗、文娱活动等资源下沉能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民共享发展水平是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可在更广范围内、更深程度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使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
(二)崇高追求: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8]物质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丰衣足食,从而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精神生活富裕是指人民在精神生活领域对美好社会的理想信念、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并用以指导自身行为的精神状态。[9]但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美好生活需要和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正是精准弥补文化短板、促进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遵循文化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依托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活动提供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物质水平提升之后的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烈,而文化能通过规范人们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基本观点,调控人们行为的基本倾向来影响人们性格[10],成为促进精神文化的重要基地。旅游化利用使得民族文化“易于理解和展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交流互动充实了民众的精神世界并促进精神富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三)进步特征:旅游化利用促进民族“三交”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三交”既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文化是包含知识、技术、艺术、制度与实物等在内的综合形态,民族文化是民族性在当代的具体表达,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根植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与长期的生活,蕴含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内涵和实践内容,具有较强的维系功能。作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历史信息链之一,民族文化能使群体的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民族文化旅游化利用促进旅游场域中游客与居民之间产生互动,使民族之间产生相互交流。旅游化利用“以文载思”地传递民族文化及思想,并随着人员的交流、观念的碰撞,产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融,这些伴生活动极大程度上促进民族地区的“三交”,促进民族文化与外部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民族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旅游化利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千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国家认同、共同情感和价值共识,是统一的前途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11]在旅游化利用的进程中伴随着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彼此交融、无法分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支撑。
作者简介:明庆忠,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王晓莹,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2021级文化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