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夏燕靖: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二)
时间:2024-04-1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1      分享:
二、高校美育课程类别划分及课程设置
(一)美育课程的类别
如上所述,探讨美育课程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探索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方案,提出美育课程的类型及层次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参照相关教育教学指导意见来厘清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准则,或者说是课程设置的规范原则。具体而言,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要在人才培养规格的框架下执行,需要考虑课程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关系,考虑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考虑课程设置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课程改革也应遵循明确标准、面向社会服务、重点与辅修兼顾、学校与学生双向互动等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高校美育课程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在当前高校人文学科大力提倡文史哲艺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被许多综合性高校列入了通识课程计划,成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选项。不仅是文科,理工农医科也都主张美育课程的介入,以纠正长于逻辑思维、弱于形象思维的偏狭型思维模式。事实证明,对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艺术美的熏陶,容易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开来,以至于在实际生活当中,出现了许多学历高、智商高但审美能力表现较低的现象。还有一部分理、工、农、医科学生受制于专业鸿沟,没有接受过艺术通识的基础教育,对于形象思维、情感思维认识也有不足。在他们眼中,逻辑思维就是人的全部智慧,对于艺术形象思维或者艺术创作都还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认为“艺术无用”。因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美育及人文艺术修养对于开发一个人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支柱作用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强大的助推力量。
高校美育课程,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美育课程,可以考虑如下类型的课程设置:
第一类是艺术基础课程。所谓基础课程,是高校美育的基础,包括所选择的艺术门类的欣赏基础和技艺基础。例如,美术中的素描、色彩、构图等基本技法的学习,音乐基本乐理与视唱、声乐技能与歌曲欣赏、钢琴基础与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欣赏知识及中外乐器介绍与乐队编制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绘画和音乐基本技能,提升美感和审美素养。换言之,让学生掌握一些“艺术母语”,作美育课程学习的支撑,有助于理解美育提升艺术素养的一般规律。这些课程的重点是教授基础性认知和入门技艺等,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解的热情,从而开发美育的创新思维。
第二类是文化艺术史。讲授的是艺术背后的文明史故事,涉及历史性建筑、博物馆里的藏品、著名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作品,甚至是一部电影、一本画册或是文化通史等。简而言之,这些故事都铭记着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承载着对诗与远方的憧憬。借助文化史的叙述,艺术史可以更加丰厚。文化艺术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化艺术和美学的发展历程,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世界观,并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在这些课程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区域的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等。
第三类是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应该属于一种双选加强型课程,是具备一定艺术素养和基本的“技术母语”之后的选修课程,是针对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的重要训练环节。这类课程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设计、舞蹈、音乐和戏剧影视等多个艺术领域,让学生从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艺术实践,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艺术,并通过实践探索艺术创作的各种可能性。
第四类是设计基础课程。这类设计课程名目多样,有“设计原理”“设计表达基础”“设计美学”等,都可算作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类课程还包括许多专业基础的实践类课程,例如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以及传统手工艺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理念、传统工艺文化观念、设计语言和流程。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认识、把握和参与设计的能力,并助其养成敏锐的观察能力。
第五类是艺术批评与鉴赏课程。这类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对艺术素养与审美眼光进行训练,即学生通过对艺术创作与作品的理解分析,参与艺术评价。这类课程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既涉及文化、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又关涉文化与艺术修养。事实上,所有的艺术批评与鉴赏都是具有互动关系的,艺术批评离不开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艺术批评又为艺术鉴赏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当然,艺术批评眼光的高低也反映出批评者的学养积累与思辨能力。并且,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也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人们艺术审美感知力与鉴赏力;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又是对艺术作品接受程度的反馈,可以让艺术家知道自己的作品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和传播状况。最为重要出是,这是丰富艺术发展内涵、使艺术创作迈向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当然,作为课程,其主要目的还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在文化、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批判思维能力。
以上可以说是高校美育课程的基本类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满足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提升的需求,并进一步成为富有艺术创造力的人才。
 (二)美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美育课程究竟如何设置?这不可能由教育主管部门给出统一方案,而是由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尤其是师资条件而定。对此,教育部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早在2006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就曾明确指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文件规定了艺术课程的具体要求。2019年再次印发的《课程方案》则削弱了这一具体的要求,仅作出了指导性的要求,文中规定:“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各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给予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由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落实。
此外,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面,《课程方案》还提出了美育的普及性问题,要求将艺术课程与美育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艺术课程的建设要避免统一化,要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建设,课程要体现出时代性、地域性、校园特色等。这样的课程当然也不只是理论类课程,也包括实践活动。鼓励高校扩大艺术类课程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艺术和美育的滋养与陶冶。在专业艺术教育方面,《课程方案》提出了更加专业和现实的目标,要求课程建设注重与学校的内涵建设、办学特色相结合,具体建设要体现出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以及人才质量的提升等。归纳起来说,高校美育课程要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考虑为社会服务的路径,服务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与卓越拔尖艺术人才的培养。
总之,高校美育课程的推行,既要考虑到高校的性质,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方向。美育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既要考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比、美育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占比,还要考虑到办学特色与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专业发展的需要等。
 三、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设想
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如何建构,是个重要问题。美育课程尚处于探索尝试推进阶段,许多课程问题需要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方能积累评价实施的可行数据,取得实际效应。可以借助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对照设计,以满足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后续改进的需要。
先谈第一个方面,众所周知,美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美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作判断,美育课程应该凸显对审美能力与素养的评价。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乃是评价的重要指标。最近,国家大剧院推送一则视频,是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关于音乐“何须懂”的阐释,就是极好的课程美育教学范例。周教授特别提到,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中可以感受纯粹内心的无可名状、难以言传的细腻、微妙、动态、即时的情绪感受……音乐理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对于许多针对美育评价的讨论最终落入空洞的“高论”是一种纠偏。例如,以艺术素质测评作为衡量美育工作的抓手的说法,无疑是将问题简单化处理了。也有的高校强调美育工作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诚然,学生个性需要尊重与理解,但高校美育考察还是应该在寻找最大公约数基础上设立课程。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自然应当与普通课程体系相结合,并通过课程的实效来检验美育课程的教学成果。
首先,要确认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作为美育工作的一个阶段,学校需要通过美育课程使学生获得发展,这是首要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应以此目标为基础,在设置中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
其次,对美育课程讲授过程进行及时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与完善课程教学。高校美育课程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学生通过美育课程实现内省的过程,这一过程则很难在专业类艺术课程中得到实现。
再次,在美育系列课程规划中,加入艺术疗愈类课程以实现“以美愈人”效果是有新意的探索。美育课程的多样性开发,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真实兴趣,发现对美育认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更为关键的还要有评价课程的指标,并以此来设定评价体系,方能达成美育课程的目标。
通过对高校美育课程的科学设置与规划,尤其是对课程结果进行的科学预判,可以在预判结果与课程目标较为一致时,将美育课程付诸实践,并结合座谈、问卷等反馈形式,佐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最终推断美育课程的具体评价要求,编制成体系性的评估指标。借由课程这一与高校美育密切相关的环节,创建以课程为核心的美育评价体系,或是较有可能实现的评价系统。
再谈第二方面,借助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也是可以考虑的评价体系选项,但需要经过一番实践检验方可推行。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校本课程有一个建设周期,且需要核心团队的磨合,就一般性课程建设而言,需要的投入往往很多,绝对不是某个教师能够独立完成的。因为校本课程需要整合专家团队、教师团队以及学校各种硬件、软件资源来共同完成。具体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评估现状,请专家给予相关指导与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专家意见进行教材编写,最终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入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分析,以及对学生的接受做出系统评估。
进言之,高校美育课程也可以参照校本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发,更有利于推进美育课程的普及,因为校本课程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不同于全国统一的课程,它允许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特色,与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类似于学校的“定制课程”。高校校本课程的主导权由学校掌握,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课程开发工作,涵盖了课程设置、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这一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将指导与教学权力下放给学校,使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在课程运作、教材导向以及主讲教师配备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自然也是清楚的,主要有如下四点指标性原则:
第一是分析评估,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分析评估的内容涉及高校美育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已有相关课程、办学特色、社会需求等,旨在厘清高校需要什么样的美育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
第二是目标设定,即在做好学校分析评估之后,预设相对可行的美育课程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好比一盘散沙,不聚焦、形不成合力,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必须设定相应的可行性目标,目标既不能过高而难以实现,也不能过低而失去意义,然后再根据目标来设置校本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等。
第三是具体实施,以课程实施作为美育校本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施需要体现具体的教学,谁来教,教学的效果如何,都决定校本课程实施的最终结果,所以对于任课教师的遴选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机制,以保证优秀校本课程的顺利落地。
第四是评价反馈,这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包括课程成绩、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因为校本课程不是全国通用课程,各学校拥有相对独立的自由裁定权,所以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反馈是检验课程内容、教学等是否适合本校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手段。
综上,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是集感知性、认知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特殊教育教学方式。因此,美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不太可能完全采用传统的定量式评价,其评价体系绝对不能完全照搬其他知识型课程,而是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评价,包括知识性的试卷测试、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反馈、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程度,以及覆盖高校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全程的素养与素质方面的多样化指标审核,等等。只有完善健全评价体系,才能促使高校课程美育的实施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实施课程美育,树立全面育人的发展理念,可以改进高校育人环境,让“大美育”观念伴随课程实施真正进入校园。美育课程要面向学生群体、覆盖学生各个学程阶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提升人文素养,提升对艺术的感知力、判断力、鉴赏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需要我们重视四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美育课程是实施高校美育的重要抓手。它以全面育人为重要任务,树立大教育观,通过跨学科协同,将审美的追求融合在课堂教学和学科课程教学中,让美育渗透在高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高美育课程全面育人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其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凸显高校美育特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以课程内涵发展为目的,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尽可能将美育课程建设成有机的课程群,包括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的课程设置和横向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优化,形成推进课程美育进学校的有利机制;与此同时,要注重校本课程的探索、开发、实施、评价与共享,不断增强学校课程美育的适应性、创造性和推广性,以提升课程美育的特色,满足教与学互动需求。
其三,优化高校美育课程实施方案,切实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美育在实施过程中,尤其应当注重人才综合素养培育的真实需求,这是加强和提升美育课程的关键。就是说,高校应充分尊重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机互动与整合,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的机制以及跨学科、跨专业乃至多学期编排课程与课时的方式,增强课程美育教学的灵活性。在优化学校课程实施,营造良好课程育人环境的同时,实现校本课程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其四,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美育课程实施与实际效能的体现。实事求是地说,高校美育课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教育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不尽完善的状态较为明显,面对课程教学中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问题,只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渠道、评价体系,才会收到相应的评价与反馈,才能促使课程美育从内容、设置到教学等环节不断优化与完善,使课程美育工程顺利实施并最终取得最优效果。

夏燕靖,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以及重要学术网站全文转载论文有数十篇。学术著作及论文分别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史及艺术史学。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美育学刊

(上述文字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