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袁瑾:媒介化时代非遗影像的三重叙事(二)
时间:2024-02-1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2      分享:
三、“意”的表征:自我的“公共化”
当代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每一个人以信息节点的形式分散在网络的不同信息单元中”,赋予参与者信息接受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身份。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标准与生产成本的大大降低,个人化、充满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广泛地激发了受众使用影像方式进行自我表达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人与影像表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被彻底改变。影像从建构、表征现实世界转而成为现实生活本身,成为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类型。与网络媒介有着天然亲近感的“95 后”“00 后”们兴致勃勃地挪用着大众传播领域中非遗影像的文字、声音、图像,将之作为风格的标志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纳入自我文化表征的实践中。由此,形成非遗影像文本的另一种叙事方式,即创作者阐释、挪用既有非遗影像资源进行影像再生产。在此过程中,创作者通过强调自我观念的表征与解读以及创作“经典”的权利,建构起自我当下的文化社会身份。这一类书写方式不是对非遗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宏大而史诗般的叙事,而是充满情感的分裂式个体化表达。然而,此时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实践行为依然植根于集体化叙事的土壤,亦不能脱离非遗影像符号的表征框架,在媒介互动的公共领域,则呈现为集体的“自我”。由此也反映了“网生”一代独特的大众文化参与方式以及他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与行动力。
观察近年来出圈的爆款视频,可以看到“非遗元素+流行叙事”正在成为一类颇受欢迎的叙事模式。2021年“上戏416女团”戏腔演唱视频横空出世,成为当年现象级的爆款。“上戏416女团”是由5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的“00后”女生组成的。她们用京剧唱腔翻唱古风歌曲《赤伶》的视频在网络上一夜爆红,获得 681 万的播放量。其后又凭借一曲《探窗》,掀起国粹热潮,迅速登上“抖音”“微博”热搜榜。当年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总量超过 5 000 万,点赞量超过 250 万,部分成员粉丝突破百万。戏腔演唱指的是将传统戏曲曲调、唱段,包括表演程式、体态动作等元素与流行歌曲融合起来的一种演唱方式,它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上戏 416 女团”的独到之处在于年轻的女团成员以专业知识加持,在艺术呈现上打破了传统京剧固有的艺术程式,使之与现代大众审美方式深度融合,部分弥合了传统京剧艺术与当下知识的裂痕,增加了传统戏曲与普通人之间的触点。同时,素人形象、校园的表演场景、自发创作的故事,形成了一个小视角、日常化的幕后花絮,满足了青年受众影像观赏的心理期待,为他们提供了一套打开传统戏曲文本的“正确方式”。女团自媒体账号下最常见的跟帖——“以前不理解老一辈为什么爱看京剧,现在懂啦!”等,即是对此的积极回应。

上戏416女团。图片来源:“环球网”

在电子媒介的时代,移动端受众的自主权得到进一步释放。他们以主导性遗产话语体系为依托,积极主动地投入非遗媒介空间的内容生产中。这一过程并非简单地还原传统的内涵与意味,而是“还要加上重新组合借用的材料并加入到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中去”。2021 年 8 月,一条名为《跨越时空的北大同学录》毕业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作者郎佳子彧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他用面塑还原了蔡元培、朱自清、冼星海、邓稼先等六位杰出北大校友的形象。影像中,先贤们齐聚在草坪上,与这位当代北大学子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聚与对话。如果说围绕个人生活故事展开的叙事偏重于通过挖掘被经历的非遗故事中时代的共性与集体的情感,那么这一类影像则更注重来自个体情绪和体验的情感回归,作品风格也带有鲜明的个体化色彩。在此过程中,文化符号赖以结构的叙事框架被更加深入地拆解、分离。创作者对既有文本原类型要素、故事语境进行筛选与分解,继而抽象出更加倾向于纯粹情感表达、风格呈现的叙事符号。通过个体强烈情感的投入,游离语境的符号被再次解构,产生新的意义,进而被用于证实创作者的世界观和自我形象。


《跨越时空的北大同学录》视频中作者郎佳子彧和他的面塑作品。图片来源:新浪网,2021年08月27日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传播空间为这一类影像提供更加自由的公共展示领域,受众汲取非遗元素的影像文本再生产,逐渐溢出小众化的自我欢乐而成为公共性议题,进入大众文化视域中。“上戏416 女团”火爆之后,以此为主题的 UGC 二次创作在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逐渐形成聚焦式、原子化的传播样态。相关衍生创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知识科普型视频。制作者以专业或者类专业精英的方式,提供正确而充满细节的知识,以澄清一般受众对戏腔歌曲挪用、仿拟京剧认知上的混乱,如京剧青衣“京剧·吴昊”的《探窗》京剧教学版,京剧女老生“坤生王子”等专业京剧演员演唱的完整版等。第二类是混剪翻唱型。其包括“抖音”达人、大小博主以及素人在“蹭流量”式的不同场景下的演绎,其中不乏诸如“抖音”音乐人“小关雎”、“高钊-刘老根”等粉丝量超百万的up主。翻唱既是自我兴趣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平台流量算法逻辑框架下,影像制作者利用标签的关联性,最大限度为自身获取流量和关注度的生长策略。第三类是跨界拼贴型,制作者将戏腔表演与变装、漫画、说唱、书法等进行跨界拼贴,如“抖音”“思彤彤子”的《探窗》舞蹈跳念版,将舞蹈基本节奏练习与唱腔结合,获 22.9万点赞量。跨界拼贴对原唱的解构更加显著,更具有抽象形式感的音乐常常被从视频中剥离出来,成为其他视频创作的背景。
无论是以非遗客体为直接对象的影像记录,还是以个人生活史串联的故事化叙事,影像与文化客体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但戏仿、挪用、重构等方式具有很强的文化建构性特征,它们是“在利用风格作为某种个性识别的信号,通过风格的标识唤起读者脑海中对某种固有风格形态的意识转换”,以此实现标志性文化符号嵌入式再生产“为我所用”。当下,非遗符号嵌入个体叙事的文化再生产本身业已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并被更加广泛的大众文化共享。媒介化语境下,“新变化在打破传统‘生产—消费’模式的同时,也意味着粉丝们在文本生产的过程中的‘参与性’‘表演性’和‘交流性’等方面的增强”。个体亦在这一文化文本再生产过程中建构起关于“自我”的集体化影像符号表征。
这一类影像所体现的带有强烈情感特征的、对自我身份进行表征的文化自反性行为主要基于个体在流动性社会中寻求安全稳定感而产生的对群体归属的渴望。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以“流动性”概括我们当下所处时代、日常生活以及个体处境。流动的生活意味着一个不确定、多变、开放而充满多元选择而差异性的时代。一方面,稳定的社会形态正在被打破,“这一时代的模式和框架,不再是‘已知的、假定的’,更不用说是‘不证自明的’”,以社群为代表的共同体力量逐渐削弱,“个体被期望成为‘自由抉择者’,而且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另一方面,积极的差异化、个性化自我塑造在现实中促成了不同个体的趋同,这是因为追求与众不同的人实际上极其相像,他们“必须依从一样的生活策略,使用共有的——通常是可辨认的、清楚的——象征,让其他人相信他们确实是那么做的”。流动的个体需要某些具有范型的符号对自我进行标识,比如某种时尚组合形象的参照,亦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断裂的危机时“不约而同地转向对传统、历史、过去和民族等共同话语的追寻”,表现为对一套既有编码的服从。由此,表征传统与文化共识的非遗影像符号被进一步分离出来成为更加抽象而具有形式感的范型,并在创作者自我指向的内在情感支配下生产出新的意义,从而形成“我”与“我们”的重叠。
结  语
在媒介化不断深入的当代,凭借真实的影像呈现、平台化的传播方式以及交互性等媒介属性,影像正在成为大众文化视觉化转向中最具弥散性、渗透性和支配性的文化记忆符号形式。通过影像符号的生产、个人生活叙事的转向以及个体自我的呈现,影像不仅塑造着文化被展示和感知的方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受众对非遗及其所代表的“过去的历史”的态度和情感。一方面,非遗题材与元素在大众化、互动性媒介中表现出广泛的附着能力,由此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可及性。另一方面,新技术支撑的“观看”机制对文化“体验”的强调,则预示着非现实性审美化倾向的加剧。非遗客体在不断被影像化过程中,其天然所具有的历史时间意识被转化为媒介空间的平面感以及联结的即时性,影像符号与现实之间因模拟关系而存在的距离感逐渐消失,于是非遗成为日常审美化中普遍的视觉景观,通过被复制而进入个体的自我文化再生产中。虚拟影像的堆叠以及视觉上的刺激则将进一步导致传统文化因子意义的离散。那么,作为传统表征形式的非遗本体也许会因无法为纷杂的个体化、主体性视角与观点提供支撑性意义框架,从而失去其在当代社会框架中的活力,这也意味着它将丧失为当代文化认同建构提供文化资源这一基础性社会功能。
当下,如何从媒介化时代寻找到人的情感、精神与存在意义,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与思考的现实话题。媒介化对每一个人而言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亦非独立于社会语境的闭环系统,而是一个社会文化价值观、文化权利、文化机制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当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影像这一最直观而前沿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完成传统与当代的接续,实现自我历史的连续性、自我世界的完整时,各种知识、意义、权利便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此时,回归文化本体成为必然而唯一的选择。那么,如何激发生活世界中非遗本体的创新活力,以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为影像生产提供持续的内容与意义的输入,始终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作者简介

袁瑾,女,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文艺民俗学博士。兼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学术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文化与旅游厅非遗保护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再书写。迄今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国家广电总局“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出版项目2项,市厅级以及横向合作课题20余项。出版《消寒图》《地域民间信仰与乡民艺术》《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江南网船会》《浙江通志·民俗卷》等10余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中国文艺评论二等奖。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