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赵泉泉:移步换景——走出宏大叙事的现代设计史教学实验
时间:2023-03-06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38      分享:

在设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中,设计史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南京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学本科专业培养中,设计史教学也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该专业试图培养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与史论基础,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设计问题的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针对该专业学生设置的教学进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对设计史的学习从了解设计史的一般事实性内容——即以不同历史阶段为发展线索,以著名设计师、作品与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宏大叙事——转向设计史学科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这一过程也就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设计的历史”转向“设计史”的过程。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学生对设计史学科能否树立正确的本体认识,也关乎其在将来的学术工作中,能否将设计史知识作为一种有效地理解设计现象乃至文化与社会现象的思维框架。

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该专业课程中的设计史课程群进行了教学实验。该课程群包括古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设计史写作、设计史专题研究等四门课程。其中前两门课程以把握设计史的基本史实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后两门课程以前两门为前修课程,试图培养学生在设计史方面的专业研究能力。实验重点围绕后两门课程展开。

设计史写作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本科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设计史相关的各类文体、写作技巧、写作规范。该课程为期3周,每周12课时,共36课时。设计史专题研究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本科生,是以其它三门为前修课程的研究实践型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设计史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学会寻找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选题;通过对各类设计史研究方法的学习,能够从不同角度对研究主题展开调研和分析,并运用前修课程中习得的写作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符合学术规范的呈现。因此,这门课程是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对设计史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阅。该课程为期6周,每周12课时,共72课时。

从授课内容来看,设计史写作课程更偏重文字表达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的训练,而设计史专题研究课程更偏重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训练。但实际上,写作与研究在学术实践中彼此交融,难以严格划分。因此,以上两门课程实际上是设计史学术训练的不同阶段,其最终的教学目标都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史研究的能力。本研究为此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对多样化的设计史文本的认识;学会通过切换不同的专业视角来把握设计史,摆脱对宏大叙事框架的过度依赖;通过对研究路径的理解建立对设计史学术研究的初步认识。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本研究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理解多样化的设计史文本

从现代设计史早期的著作(如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驱》)开始,设计史的通史类书籍就带有鲜明的艺术史的特点,其内容主要围绕著名设计师及其理论思想、重要设计作品与风格展开。这种叠加在英雄史上的风格史与思想史的宏大叙事的框架,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大量的设计史教材。要让学生摆脱通史教材中的刻板印象,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为其呈现设计史研究对象在历史话语中的多样化面貌。

设计史是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历史,在不同语境中面向不同类型的读者,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除了针对专业读者的书籍、论文以外,研究机构通过调查报告、博物馆通过展览,都在对设计史进行书写。而以设计为主题的纪录片,也在以影像资料的方式,面向大众进行着设计史的叙事。而设计史通史教材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对同一主题的多样化的历史文本进行调用;其内容总是服务于叙事逻辑的清晰表达,而无法兼顾更加多元的视角。例如:一件经过设计的现代产品对于制造它的生产商和工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收藏它的博物馆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使用它的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如何通过不同的话语谈论它?这些话语又如何塑造后人对这件产品的认识?这些都是无法在宏大叙事的框架中得到充分解读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尝试在设计史写作课中,以设计史中著名的索涅特14号椅为例,向学生展示设计史文本的多样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来自设计史通史著作《现代设计史》、专题史著作《家具史》、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A)博物馆网站、索涅特公司宣传网页以及BBC纪录片《设计天赋》等5个文献来源。课堂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对这5个文本进行阅读,然后,要求学生用表格的方式比较它们在风格、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异同,并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例如,同为学术著作,为什么《现代设计史》与《家具史》中对椅子的描述有长度、视角方面的区别?它们对史料的调用,所要支撑的观点是什么?通过这把椅子,两本著作想要向读者呈现的历史各有哪些方面的侧重?再如,同样面对大众读者,V&A博物馆网站中对物品的介绍,与BBC公司制作的纪录片《设计天赋》中各自调用了哪些史料来对物品及其历史进行介绍?它们的叙事策略各是什么?不同的文本各自调用了哪些人的叙述视角?文本与视频在传达关于一个物品的信息时,各有怎样的特点与优势?同为网站内容,索涅特公司对14号椅子重点描述的内容,与博物馆网站有何不同?

从作业结果来看,学生基本上都能对以上方面的异同做出明确的辨析。(表1)在对这些异同进行比较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各类文本在呈现历史面貌的多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学会将文本视为一种对话形式,通过文本的差异,特别是那些不同于通史中宏大叙事的文本,去理解文本功能的多样性,以及读者与作者的多样性。

表1 14号曲木椅文体分析作业示例
除进行文本分析外,写作练习也是加强学生对各类设计史文本理解的重要教学方式。在设计史专题研究课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同一个选题进行协作研究,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种作为结课作业。(表2)
任务
任务内容
论文组
按学术期刊标准撰写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设计史论文
翻译组
翻译不少于6000字的外文设计史专业文献
故事组
以故事写作为形式,撰写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叙事文本
视觉组
对研究选题做15000字和100张图像以上的记录,以多重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微课组
制作1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
表2 根据文本类型进行的写作任务分类示例

小组成员通过对同一主题下的文献资源进行共享,并根据任务中各类文本的特点、功能及其目标观众,展开写作。翻译组的同学要根据其他组员的研究需求,查阅包括博物馆网站、书籍和论文在内的各类外文资料,通过大量阅读各类外文文本,对有效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并整理归纳,其成果为主题小组所共享。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学术外语的阅读能力,翻译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揣摩原始文本,与各类史料、研究者不断对话的过程。(图1)故事组的任务强调面向大众编写具有可读性的文本,这要求该组同学运用自己的想象构思出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的叙事情节,对历史文本中的史实进行补充和解释。他们的写作由此导向了对历史细节的探索与甄别、以及对历史现象何以如此发生的思考。(图2)视觉组的同学被要求通过组内交流,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围绕一个主题产生的知识要素进行视觉化的呈现。与线性文本不同的是,思维导图能够将大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直观、同时地呈现出来,这有助于超越文本叙事(特别是课本中的宏大叙事)的线性结构。(图3)而微课组的同学则以公众为对象,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用各类文字、图像、视频资料,用镜头语言写出一份能够吸引普通观众的脚本。(图4)

图1 翻译作业示例
图2 叙事文本作业示例
图3 思维导图作业示例
图4 微课脚本作业示例
图5 技术的社会建构分析作业示例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验,学生会发现设计史在面对不同的读者和观众时,有着丰富多样的文本类型与表达方式。正是这种文体上的多样性,使设计史在学术圈内外都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了解这些文本及其相应的接受情境,并尝试运用这些文体来进行写作,既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历史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也有助于其理解设计史在形式、材料与价值上的多样性。

二、理解跨学科的多重研究视角

设计史通史文本中,掌握了设计话语权的英雄、组织及其活动,在构成现代设计史主要内容的同时也很可能被学习者接受为推动设计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则往往被简化为背景。由此可能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学习者对设计历史的理解会远离各类历史语境,过于简单狭隘;另一方面,则是学习者过于轻易地将进步观、历史主义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发展的万能工具。在谈论现代设计现象时,宏大叙事结构所提供的视角主要包括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发展、风格分期、以及以现代主义为重心的设计思想的演变等等;然而对诸如家用电器、办公家具等有着具体使用情境、包含着范围广泛的消费人群的产品,要解释它们如何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被接受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呈现出丰富形态,宏大叙事提供的视角就显得不够充分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将学习者领入跨学科的研究语境,在多重研究视角中去发现、理解那些在宏大叙事的地图中未被照亮的部分。事实上,约翰·沃克在1990年出版的《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一书中就已根据读者、研究者的政治视角与哲学立场、学术或科学分析模式、历史学派、涉及的外部学科等方面对多样化的设计史研究视角进行了分类与解读。而挪威学者谢尔提·法兰则在20年后出版的《设计史:理解方法与理论》一书中,从人类学与民族志、博物馆学、考古学与科学技术史等方面归纳了物质文化研究——近年来设计史研究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对于设计史的影响,以及设计史在物质文化研究这一主题下发展出的丰富面貌。这样的学科面貌,即便没有涵盖当下设计史研究的全部领域,也足以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多样性、跨学科性。同时,这也为设计史教学走出宏大叙事的范式带来了启示:作为设计史研究最主要的对象,“人造之物”蕴含了由物及人,由人及文化的丰富内容;设计史的教学应该也必须将研究对象置入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等具体情境之中,置入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问题框架之中,才能对设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更深入的认识。

对于理论与方法的讲解适合在设计史专题研究课中进行。其中 “技术史”在本研究中是被重点讲解的视角之一,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人造之物通过技术实现的过程,还需理解技术被运用于造物活动时,与历史情境中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选取了阿德里安·福蒂的《欲求之物》一书中的“电——未来的燃料”一章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内容分析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对技术的社会因素分析,以此理解技术的社会建构过程。这也正是技术史中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SCOT)”理论所持的视角。学生被引导思考文章中电力供应商、工程师、消费者、电器制造商等不同角色对电力技术所持的观念与相应行动,以此来理解这一技术如何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塑造,进而推动家用电器及其市场的形成。图5展示了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对这一理论的理解,而在一份研究报告作业中这一理论也被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图6)

图6 学生结课作业中显示出对SCOT理论的运用

消费视角也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运用。消费现象是二十世纪以来人文社会学科共同关注的现象,包含着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传播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视角。消费在设计史学界已广受关注,以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丰富。《欲求之物》中“家务劳力的节省”一章就是其中的代表。这篇文章对家用机械设备如何进入普通家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被引导去关注社会情境、文化观念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师、制造商、广告商和消费者对于消费需求的理解如何通过设计得以实现。(图7)用于解读设计师意图与消费过程的脚本理论,也有助于理解消费现象。消费视角涉及大量的跨学科理论,因此不宜在本科教学阶段对理论本身做过多介绍与解读,打开思路才是这一视角的重要性所在。

图7 消费-使用视角课堂练习示例

近年来设计史的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成果。乔纳森·M·伍德姆的《20世纪的设计》,阿德里安·福蒂的《欲求之物》,朱迪·阿特菲尔德的《狂野之物》,格伦·亚当森等所编的《全球设计史》都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大量超越传统范式的研究主题,而且还体现了研究者们广博的跨学科视野,以及在宏观与微观之间自如切换的高超叙事技巧,因此无论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历史写作技巧,还是跨学科、多角度的历史理解与分析能力而言,都是优秀的范本。

三、研究路径的分析

宏大叙事的设计史需要一个相对明确的叙事结构来呈现大跨度的历史发展面貌,因而无法兼顾历史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而在真正的历史研究工作中,学科方向与旨趣不同的研究者会结合不同的研究重点,对不同的历史材料进行选择与组合,通过不同的研究路径,去勾勒文化与历史的复杂面貌。

在设计史教学中,如果说解读研究视角的作用在于从不同角度打开理解设计史现象的大门,那么解读研究路径则是为了进入大门之后,深入理解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如何围绕研究目的进行组织和选择,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优秀学者的足迹,从研究主体的角度理解和学习学术研究的过程。

举例来说,研究使用了《家具史》中的 “震颤派”一文为范例。该章节位于全书第7章“维多利亚现代风格”。文章约2000字,附图10幅,下分“震颤派家具”和“震颤派设计原则”两小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型研究文本。从篇幅和结构来说,都比较适合进行课堂讲解与讨论。学生首先被要求对章节内容进行归纳,思考各部分内容在论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然后由教师进一步解读。图8所示为该教学案例的解读:

图8 《震颤派家具》文章结构分析

案例解读展示了作者如何从历史文化背景、特征与源头、确立原则等方面对风格进行分析,并从历史语境出发对其进行历史评价。讲解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为了解读家具风格的发展,将研究路径延伸到了相关的人群及其观念与活动,而正是后者构成了风格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产生、发展、衰落的动因。文章中关于历史、文化、观念、设计原则、制造工艺、商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线索被组织起来的。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研究路径能够完整再现真实的历史。因此在对研究路径进行分析时,还要让学生看到,研究路径是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的来设计和建构的。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很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未能回答或尚待完善的问题。正是这种来自读者的“不满”,构成了人与历史文本之间充满张力的对话。因此,在对研究路径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本文进一步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例如,第3小节在介绍震颤派家具制作工具时,并没有解释工匠为何发明、使用某些工具,以及工具与家具风格特征间的关联。学生被引导检索更多文献,去寻找其中的联系,对该研究进行补足。

在现有的设计史成果中,还有很多围绕人造之物产生的研究路径可供教学参考。例如沃克提出的生产-消费模式中,就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从设计、制造到分配、消费的流程图。从这一过程中的任一节点出发,都能够对整个网络进行追溯。再如在技术史的视角之下,技术从产生到应用,从传播到改造,提供了一条将发明者、商人、设计师、用户串联起来的研究线索。同样,全球史中物在不同历史地域中的传播与接受、风格史中物之形式风格的发展演变、观念史中物所承载之观念的生产、接受与流变,都是可以被运用于设计史的研究路径。这些研究路径不仅对设计史通史的宏大叙事框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而且向学生展现了设计史这一学科的开放性与多样性,为其进入设计史的研究层次提供了方向。

四、总结

本研究从文本、研究视角与研究路径这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实验,试图帮助学生走出宏大叙事的通史结构对其学习设计史造成的局限,从而对设计史建立更深入的认识。文本方面的教学致力于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史写作在风格、内容、结构上的多样性。研究视角方面的教学则是要通过技术、风格、消费等跨学科的现象与相关理论,引导学生去探索超越产品与狭义设计行为的领域,将视线转向人、观念乃至文化。而研究路径方面的教学,试图让学生关注研究过程,理解研究者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方法、理论、史料,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从学生的课堂反应、结课作业等方面来看,教学实验取得了较为积极的反馈,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将这三个教学视角相结合,意味着大量的阅读与写作的示范与练习,因此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一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在作为基础课的设计史通史类课程中进行。本研究将这些教学尝试贯穿于设计学理论专业的不同课程中,但对于其他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它们也可以被运用于设计调研或专题研究类课程的不同阶段。这些试图走出宏大叙事框架的教学尝试,其价值不止在于培养本科生的设计史研究能力,更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设计史的深入理解,认识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和职业的本体价值,特别是设计之于文化的价值。

实际上,设计史这一学科的跨学科性,正是源自文化本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自设计史学科诞生以来,就随着众多人文学科共同回应着文化领域中纷繁复杂的现象,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如全球史视野下非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史、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设计史、以及消费视角下的设计史等等。设计史也因此在视角、方法、研究对象等诸多方面不断获得发展。本研究所做的种种尝试,都试图向学生彰显设计史当下充满活力的面貌。而设计史的价值之一,理应在于能够让学习者通过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与创造,超越具体的事物、人物、事件、时代去感知更加宏阔的文化现象,让历史的价值就不再只是闪烁在彼岸的微光,而是成为照亮当下的明灯。

2022首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评议,第二组 设计史研究 二等奖,作者简介:赵泉泉,南京艺术学院

原文载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