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与教席学术顾问哈维尔·戈麦斯博士应邀出席,并在活动中提出加强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对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促进青年一代学习手工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提交了国际合作倡议。
向土耳其斯坦市市长(Akim)Azimbek Pazylbekuly 赠送苏大宝的书法作品“美美与共”
作为丝路记忆的历史之地,土耳其斯坦州在此次活动中,以深厚的文明积淀为底色,开启了一场为期三日的“丝路匠心与文化交融”之旅。它不仅是历史的讲述者,更是文明的连接者——从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与跨国对话,到历史遗迹的深度解读与现代艺术的创新表达,每一刻都印证着这片土地作为文化枢纽的深远意义。土耳其斯坦以其独特的包容性与传承力,将跨越时空的技艺与情感紧密交织,为这座千年古城持续注入温暖而崭新的文化活力。
世界各地从事手工艺的人们
琳琅满目的参展手工艺品
土耳其斯坦州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盛产棉花、蔬菜和葡萄,畜牧业以优质的细毛羊和卡拉库尔羊著称。该地区经济结构融合传统与现代特征,农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国际市场,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土耳其斯坦州凭借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传统音乐、舞蹈与手工艺表演,以及哈萨克族独特的游牧文化遗存与伊斯兰建筑遗产,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哈萨克斯坦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学术论坛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之路
教席首席主持陈平做主旨发言
在“土耳其斯坦手工艺遗产与旅游未来”国际论坛上,来自中国、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之路进行了讨论。
在国际论坛的全体会议上,陈平发表了主旨演讲。她指出,手工艺不仅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它作为文化遗产,对理解国家与区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经济兴起及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隐。社会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交往模式和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深刻转变,传统工艺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她认为当下许多手工艺人正在经历新的困境,需要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共同努力,搭建更多交流、展示和销售的平台,帮助他们赢得发展机会。同时,应让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理解并珍视传统工艺的价值和意义。
与会嘉宾发言
陈平回顾了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渊源,指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分享了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人才培养、创意实践、社会培训与创新结合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文化遗产作为资源可以通过创意产业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教席将积极把握机遇,大力推动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跨部门间的有效对话与可持续成长。将致力于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及跨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各国高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同时,也将着力提升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与关注,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她表示今后愿意为更多的手工艺人提供交流机会。
教席团队学术顾问哈维尔·戈麦斯博士在论坛上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耳其斯坦地区副市长佐赫达索夫·祖尔福卡(Zholdasov Zulfukhar )与到会部分专家
部分与会学者与设计师、艺术家等
在非正式交流环节,陈平与戈麦斯博士还与土耳其斯坦副市长佐赫达索夫·祖尔福卡(Zholdasov Zulfukhar)、哈萨克奥内尔协会主席、詹斯里科娃·艾古儿博士(Zhanserikova Aigul)以及来自哈萨克斯坦及突厥语国家的工艺师、设计与艺术节、文化人士进行了深入对话,就如何将本地手工艺项目与《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文化多样性公约》相结合、如何对接SDG以争取国际合作和资金支持,以及如何通过创新与故事化表达提升工艺价值等提出建议,并分享了“创意一百”等实践案例,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激励结合的可能性。
左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耳其斯坦地区副市长佐赫达索夫·祖尔福卡(Zholdasov Zulfukhar)、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耳其斯坦地区旅游部门负责人梅杜奥夫·努尔达勒特 (Medeuov Nurdaulet)、哈萨克斯坦“艾古尔线”品牌创始人、哈萨克-奥内尔全国协会主席詹斯里科娃·艾古尔博士(Zhanserikova Aigu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
在庆祝活动中,陈平应邀发表即席致辞,她首先赞扬了手工艺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以及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传承的重要性。随后呼吁通过创新使传统工艺焕发当代活力,并鼓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加强区域合作。
艺术集萃 民间音乐与服饰的对话
教席首席主持陈平与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设计师
当晚举行的土耳其斯坦世界民族设计师系列作品展示中,诸多优秀的女性设计师带领模特团队与时尚服饰做了精彩的表演。在由世界手工艺联盟(WCC)亚太区副主席艾达尔汗·卡列洛娃主持的民族时尚秀中,来自阿塞拜疆的丝绸刺绣、土耳其的花纹织锦、中国的传统印染在T台上逐一亮相,传统服饰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使传统丝路美学展示出崭新的风采。时装秀的结尾,举办方邀请了哈萨克斯坦著名的流行歌手米拉什·朱吉尼索夫作为助阵嘉宾,他的劲歌热舞使展演活动获得了最佳效果。
民族乐团演奏传统音乐
在“CRAFT FEST”艺术节的庆祝晚会中,主办方安排了来自萨亚利·萨里亚加什民族乐团以传统音乐开场,由苏丹歌舞团表演了民歌《Kóńilashar》,阿塞拜疆民歌《Alagozum》、土耳其民歌《Narin Narin》、吉尔吉斯斯坦民歌《Ata Zhurt》,不同语言的歌声展现了丝绸之路上文明互鉴与文化交融的魅力。
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青少年教育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The Mausoleum of Khoja Ahmed Yasawi)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古城土耳其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具历史与宗教意义的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保存完好的历史风貌,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这座陵墓建于14世纪末,由帖木儿帝国下令建造,以纪念著名的苏菲派诗人、哲学家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建筑整体呈现典型的帖木儿时期风格,宏大的穹顶、精美的琉璃砖装饰与繁复的几何图案,充分体现了中世纪伊斯兰建筑的艺术成就。
作为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文化和宗教圣地之一,该陵墓不仅是穆斯林朝圣之地,也吸引了众多国际游客和历史学者。200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陵墓的存在强化了土耳其斯坦作为欧亚文明交汇点的地位,同时也成为哈萨克民族与文化认同的重要象征。
音乐学校的孩子们在世界遗产地表演传统乐曲
哈萨克斯坦歌唱家Aigul与音乐学校的孩子们表演民族歌曲
在全球化浪潮与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土耳其斯坦地区的古老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已成为一项关乎文明延续的重要课题。该地区的文化传承教育,正从传统的家庭口耳相传和社区节庆参与,转向更加系统化、多元化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音乐学校的孩子们在世界遗产地表演传统乐曲为本次活动增色不少。
世界遗产 文化价值与保护经验分享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缓冲区边界内的中世纪小镇Yasi的考古遗迹
来自各国的设计师与艺术家们考察了中世纪小镇Yasi的考古遗迹
9月28日,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与设计师考察了位于土耳其斯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Khoja Ahmed Yaswi)的缓冲区。
据悉,哈萨克斯坦目前拥有超过2.5万处历史文化遗产遗址。其中,具有国家意义的历史和文化古迹名录中登记了265处古迹,而地方意义的历史和文化古迹则超过1.2万处。此外,哈萨克斯坦有10处历史和文化古迹被列入UNESCO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报道,自从该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保护博物馆的年度预算和长期工作人员都有所增加。从2006年起,文化部下属的国有企业“Kazrestavratziya”一直负责保护项目及其实施。
保护分区计划(土耳其斯坦市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区计划)(1986 年)尚未纳入土耳其斯坦的最后发展计划。博物馆和“Kazrestavratziya”正在修订保护区计划,并将其合法采用并纳入土耳其斯坦市新的总体规划,以加强对缓冲区外正在进行的建设的控制。这项措施将确保全面解决非法和高层建筑对财产及其缓冲区造成的压力增加的问题。
2004-2009年期间的管理计划没有得到执行,需要更新。一项新的保护和保存 Khoja Ahmed Yasawi 陵墓以及土耳其斯坦古镇建筑和考古古迹的五年管理计划正在制定中,其重点是该财产及其缓冲区。文化部正计划修订和更新陵墓的长期管理计划,该计划将涉及保护、研究、保护、监测、维护、教育和培训、游客控制、提高公众意识和风险准备。与与该遗址有联系的组织和当局合作制定的管理计划应包括保护指南,以便确定修复壁画、金属制品、木制品和表面处理的适当方法。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智慧与财富,是链接过去与未来,展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需要得到全世界更多民众的认知与共情。
通过此次活动,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充分展现了国际交流与协作能力。教席与土耳其斯坦州政府、哈萨克斯坦工艺师协会及世界手工艺理事会(WCC)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未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及联合项目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席将持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及相关地区的正式合作,重点开展手工艺人才培训、创新能力建设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主题研修等项目。同时,教席将积极推动土耳其斯坦州与暨南大学教席之间的交流合作,联合推进哈萨克斯坦传统工艺研究及创新设计工作,并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平台推动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此外,教席还将助力手工艺人增强故事叙述能力、数字时代创业技能及多平台应用能力,为其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持。
陈平讲到: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很荣幸出席今天的活动,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请。首先我谨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以及贵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这一殊荣,表示热烈的祝贺。
众所周知,手工艺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既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在理解国家与区域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人类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以及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退隐。社会结构和生活环境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交往模式和教育理念。由此,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手工艺技艺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面对新的局势,许多工艺人也在遭遇新的困难,这要求我们凝聚来自不同背景的力量,共同探索适应的方法。我们必须搭建更多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交流、展示与销售的机会,并确保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理解和感受到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意义。
暨南大学于2022年获批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本教席致力于保护世界各地的传统手工艺,同时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全球传统工艺的创造性整合,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面向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国际知识网络与学术平台。这一倡议将为世界各地的工艺人赋能,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增强专业水平,并拓展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
教席将通过以下几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1.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2. 推进传统工艺技艺的培训;
3. 共享研究成果并展示实践项目;
4. 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就业水平,减少贫困。
我们很高兴能够为贵中心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我谨代表暨南大学,热烈欢迎各位能够到访中国,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文化交流,特别是在手工艺生产领域,让我们加深相互理解,架起友谊与和平的桥梁,共同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最后,再次致以最诚挚的祝愿!
参观土耳其斯坦旅游与接待大学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艺传承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