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 | 苑利、顾军: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的多梯度开发
时间:2024-04-2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3      分享:

在工艺美术类遗产能否实施商业化经营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已经取得共识——认为既然这类遗产历史上“走市场”,现在当然可以继续“走市场”。但在工艺美术类遗产能否实施产业化经营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仍有分歧。而分歧的焦点之一,就是大机械化生产有可能给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带来负面冲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既发展了文化产业,也不会对传统手工技艺造成冲击呢?几年来的田野调查实践告诉我们: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来生产不同产品,很可能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而我们在此提出的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多梯度开发”,正是这一思路的必然产物。
所谓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的“多梯度开发”,是指借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某些元素来进行的多层次、多梯度的新产品开发。通常,一个产品一旦立项经营,以下五个梯度的开发是不能不考虑的:


(1)产品的一度开发


所谓产品的“一度开发”是指产品在风格式样、工艺流程或用料选料上不加任何改动,直接进入规模化生产。如我们在店铺中看到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大阿福、泥泥狗、剪纸、香包、风筝等,基本上都是按产品原有的样子进行的产业化生产。我们将这种不加遴选、全盘照搬的产业化生产称之为“一度开发”。由于这种产业化生产成本低,效益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低端消费群体需求,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大机械化生产很容易造成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发展必须审慎(如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严控立项等方式,限制这类企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即或发展,也必须以不损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前提。


(2)产品的二度开发


是指在使用原料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旅游以及现代审美需求对产品体量所实施的变量开发。如我们除可以对大阿福除进行一度开发外,还可通过放大、缩小等方式,将阿福做成大小不同的产品。这种只改体量,不改原料的做法,我们称之为“二度开发”。


(3)产品的三度开发


三度开发是指在保留物件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对产品实施的质(材质)与量(体积)的同步改造。如韩国原有面具通常是用硬木雕刻而成,但随着原材料锐减与手工制作成本的提高,人们开始改用其他原料加以替代。如目前韩国市场上十分流行的小型佩饰面具,基本上都是通过树脂翻模技术制作而成的,成本非常低廉。而有些大型艺术品(如石雕)因重量而影响销售时,也可考虑通过改换轻质材料等方式赢得更多用户。


(4)产品的四度开发


所谓“四度开发”,是指根据“去粗取精”原则,在保留原物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对原物品实施选择性开发。如传统泥制叫虎十分漂亮,但分量太重,不易携带、摆放。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去粗取精,将其最精华的前脸部分保留下来,经放大,做成独立的民间艺术品悬挂在墙上或是安置在镜框里供人观赏。这种改造即节省了原料,也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5)产品的五度开发


这也是对产品进行的更深程度的开发。这种开发虽然在理论上还没有离开原有产品,但事实上已经与原物件没有太多的关系了。譬如,通常人们只知道钧瓷之美,但很少有人知道出窑后钧瓷开片之声更美。但这清脆悦耳的开片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欣赏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将出窑后的钧瓷开片之声录制下来,作为“天籁之声”推向市场,从而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更深层次的开发。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苑利 非遗一点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